d5

曹文锦,船过万邦海无涯

36685
0

文:宋娓 郎嘉 摄影:蔡清福

70多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伴随隐约零星的枪炮声,一位器宇轩昂的上海商人登上了前往香港的班轮。那时的中国正值国共内战时期,经济崩溃,时局混乱;年仅25岁的曹文锦站在船头想:“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这生意终归要做的吧!”但他没料到,和大陆的这一别就是30年,更没想到的是,这无奈的离开反而成就了一位“亚洲船王”,他一手创办了业务覆盖全球的万邦集团。《时代财智》有幸在新加坡建国50周年之际拜会了这位华商航运泰斗,听他徐徐讲述跨世纪的经商传奇。 

“你们来了?坐坐坐”,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曹文锦(Frank Tsao Wen King)热情地招呼记者。刚刚收拾过的早餐桌上,烟灰缸上还斜放着一根未抽完的雪茄,而面前的一壶新沏的碧螺春,壶下的火焰不急不慢地温热着。“我不是什么船王,只是做了些实业!”曹文锦笑着婉拒外界加给他的称号。

怀念李光耀先生

在武吉知马(Bukit Timah)的一个朴素庭院外,窗外胡姬花开得正盛。直接进入眼帘的是一尊曹文锦手拿雪茄的半身雕塑,伫立在游泳池边。记者面前的曹文锦面容清癯,目光锐利有神,那是“船王”航行万邦,胸比海宽,静如止水的写照。作为华人航运界的老前辈,他曾经指挥着亚洲乃至于全球的航运业霸主——万邦集团(IMC Pan Asia Alliance Group)。万邦的总部设在新加坡,成立至今在全球已有来自15个国家逾6,800员工。万邦的业务涉及海事航运、物流、石油天然气资产服务、生活/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社区发展等,业务遍布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以及澳洲。

看着昔日旧友李光耀的照片,本来沉默的曹文锦眼角却泛着泪光。摄影:时代财智

“新加坡今年庆祝建国50周年,可惜李光耀(Lee Kuan Yew)先生却先走了。”面对记者,曹文锦主动打开了话匣子。“我曾经多次见过李光耀先生,他是个很爽气的人,讲道理,言出必行。”

1984年,受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邀请,曹文锦、李嘉诚(Li Ka Shing)、郑裕彤(Cheng Yu-tung)、李兆基(Lee Shau-kee)、邵逸夫(Run Run Shaw)等共同到新加坡参观访问,以了解当地投资机会。在1988年,曹文锦先生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邵逸夫等共同成立新加坡新达成发展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投资建设新达城(Suntec City)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当时,该项目总投资23亿新币,股权均分。因为曹文锦更熟悉新加坡,故被推举为董事长。谈到新达城,曹文锦就想到李光耀先生,“只要是合理的诉求他都会立刻为我们解决,没有他就没有新加坡今天的繁荣和安定。”

1988年,曹文锦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邵逸夫在新加坡投资建设新达城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新加坡的发展史,正是由一批敢于打拼、灵巧踏实,敢于担当的华商开创先河。曹文锦可谓是华商精神的典型代表:生长于上海,创业在香港,闻达东南亚,扬名全亚洲,造福于天下。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到新加坡海峡,一路来在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代代相传的正宗上海洋行大班血液。回放这些数十年前的镜头,翻开那些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曹老先生讲述的语气竟是那样的平静。

“你们请我谈‘华商精神’,这个课题对我来说太大,个人认为就是‘实干’——哪里有经营实业的机会,我们就想方设法去利用机会,运用智慧和魄力去做事情!”曹老先生思考片刻后这样回答,他的手指轻轻地弹了弹雪茄。

“商人必须看中价值,必须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很强的成本意识”。曹老先生讲述一个他在马来西亚经营织布厂的故事。有一次,手下一个经理进了一批布料,还没开包验货,曹文锦看了一眼就感知进价贵了。当时大家还将信将疑,结果拆开一看,把纱线抽出来验证,果然如此。

他顺势以这个例子,解释生意的基本概念。“所谓‘生意’就是产生意识和意见,有了好的主意、意识才有见地。换言之,做生意除了资本外,还要有专业知识、懂得市场动态,人事关系,方可做成生意。”

浦东曹氏书写中国近代商业史

时势造英雄,同时历史总是由英雄书就,英雄不论出身,风起于青萍之末。

曹老先生幽默地说:“我们祖籍上海浦东。现在的东方明珠塔的位置曾经是我在浦东的老宅,后来搬到浦西,在虹口和南京路附近有较多产业。”

中国上海开埠早,曹氏家族从商可追溯至曹文锦之祖父曹华章。20世纪初,为摆脱家庭贫困,曹华章倾全力购置一只小木船,于黄浦江上接送外轮水手。当时江边码头极少,且沿岸水浅,大型外轮无法靠岸,因此曹华章生意繁忙。 

在曹文锦的回忆录里,当时祖父曹华章创业时非常艰辛,浩渺的黄浦江,历来变化无常,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则风高浪急……特别是夜晚,常常是风急浪险,行船很危险。但为了生活,他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晚都要披星戴月,或者顶着风霜雨雪,驾着那一叶扁舟,穿梭于外轮和码头之间,迎来送往。到了夏季,炎热天气中,曹华章还要不时给小船一遍遍刷桐油,辛苦备至。

由于善于经营,曹华章的运输生意越来越好,逐渐扩大了经营,当起了运输老板。到曹文锦的父亲曹隐云出生时,曹家的生活已经达到了小康的程度。曹隐云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英文程度也很高,一边帮祖父经营运输业,一边在英国人公司里做大班。到曹文锦出生时,家族生意已经颇具规模。

曹文锦的父亲当时不仅在上海埠内门洋行担任高级经理,而且在上海租界还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银行——中国劝业银行。而他的母亲曹吴娱萱,也就是曹氏基金会的倡导者,更是精明能干。她在上海的南京路上,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珠宝金铺——“天宝成银楼”,光是员工都请了70多个。当时浦东曹氏在上海已经跻身显贵了。

作为商业世家的长孙长子,曹文锦接受了严格的商业和金融训练,无论是祖父的船运,还是父亲的进出口和银行,他都要一一学习。每天上午,曹文锦都要到一家中小型银行学习银行业务;下午,到一家瑞士人开办的洋行学习进出口贸易;晚上,他还要到祖父开办的运输公司学习航运业务。

曹文锦回忆道,“一天跑三个地方,确实相当辛苦。不过,我明白自己作为长子的责任。所以再辛苦,我也硬着头皮,支撑下去。”

曹文锦坚信实业可以救国。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大时代背景下,经商创业确实很难,但那时的曹文锦已经显示了过人的胆识和智慧。1948年,国民党在上海打着整顿经济的旗号乘机收敛钱财作为逃台资本的时候,年轻的曹文锦不甘心家产被人鱼肉,他卯足了冲劲,冒着被枪毙的风险,毅然将母亲经营的珠宝金银一部分转移到广州分公司,然后换成港币存进香港银行。后来这笔价值10万美金的款项成为曹家移居香港的救命钱和后来东山再起的资本。

1949年,中共解放军陈兵长江以北,国军已经兵败如山倒,如在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中,曹文锦赴香港暂时避风头,待时局稳定下来后再回大陆收拾产业,于是留下整个公司资产,房产、股票都没有变现带走。但是曹文锦没有料到的是,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曹家在大陆的一切产业在一夜之间全部被收归“国有”,供养全家老小的重担,一下全落在了他这个长子身上,那一年曹文锦才24岁。

在香港东山再起跻身船王

和成千上万的难民一起撤入当时经济并不发达的香港后,曹文锦选择了进出口贸易。用他的话说,“我出生于航运世家,对海运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做梦都希望拥有两艘船。”当时,香港的航运界,华人创办的航运公司,只有许世勋(Hui Sai Fun)家族的顺昌航运、林锦(Lam Kam)家族的捷盛航运,以及从上海迁到香港的董浩云(Tung Chao Yung)(香港前特首董建华(Chee-hwa Tung)的父亲),他们也仅仅只有两三条旧船。

曹文锦联系到留在天津的分公司,得知国内的土特产运不出去,急需的汽油、橡胶等化工产品又运不进来,为了物资交换,特意在山东开放了一个小港口。他毫不犹豫地与朋友一起,合租了一条小轮船,搞到一批货物,运往山东。从香港到山东,他的小型旧货轮在海上颠簸前行。对当时的曹文锦来说,这是一段冒险的行程,货轮随时可能在大风浪的打击下遇险。

在生意稍有起色之后,他又开拓日本市场,在香港、山东和日本三地往返运输。1950年,朝鲜战争(Korean War)爆发,因为美国主导的联合国的制裁和禁运,中国遭遇经济封锁,国内急需钢材、汽油等物资,曹文锦通过澳门转运货物,不仅解了中国的燃眉之急,自己也赚到了些钱。他用40万港币购入一艘1200吨的旧货轮,成立大南轮船公司——万邦船务的前身,开启了正式的航运事业。很快,他又用98万港币购入第二艘旧货轮。短短3年,他在香港站稳了脚,也实现了前些年拥有轮船的梦想。

1966年,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退出大南,于是曹文锦独自创办万邦航运公司。从此,香港的“大航运时代”来临,上海人曹文锦,和宁波籍的董浩云和包玉刚,江苏无锡人赵从衍(Chao Tsao Yee)并称为香港“四大船王”。

时代财智杂志总编辑宋娓采访曹文锦先生。这篇文章进行了三次采访,这是第二次采访时拍照。摄影:时代财智

牵线促成中国马来西亚建交

在香港取得成功后,曹文锦将视野投向了东南亚。1958年,曹文锦一位在马来西亚开设织布厂的朋友破产了,向他借贷的50万港币无法归还,只好将倒闭的工厂赔给他。曹文锦出于友情只好接受了织布厂。诚如曹文锦开头所言,商人要有敏锐的眼光判断商机,这也给他另外一个开拓马来西亚的起点,逐步扩大对整个南洋市场的投资。

到正式退休之前,曹文锦在马来西亚拥有三家公司:马来西亚印染厂、马来西亚纺织公司和马六甲纺织公司。最多的时候共有员工数千人,纱锭5万枚,1400台织布机,此外还有全套漂白印染整理设备。

就以曹文锦接手这家亏损的企业来说,到了他的手里却风生水起。当时马航和新航的空服人员的制服都由这家纺织厂提供,而且在马来西亚所有的纺织厂里,几乎都有这家工厂出身的学生,或者担任技术上要职。虽然曹文锦以“船王”著称,但是在这个纺织厂的例子里不难发现殊途同归的经商之道。

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作为战败国要向马来西亚赔偿战争赔款,但又不愿直接向马来西亚政府支付现金,而是提议用这笔钱在日本的造船厂为马来西亚造两艘轮船。马来西亚两位官员知道曹文锦是航运专家,就请他来为马来西亚建立航运公司。 曹文锦以30%的股份出任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副董事长。签约后,他亲自出马与日本船厂洽谈,以一次性付清款项的条件,用日本的赔款和利息造了两条新船。现在,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现在已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

曹文锦的过人天赋不仅在施展在商业,在教育界同样大放溢彩。他在马六甲附近为大马开办了“马六甲海事学校”,他和马来西亚人郭鹤年(Robert Kuok)各自捐助25万元。几年后,这所学校全部转交大马政府管理。如今的马六甲海事学校,已经是东南亚设施最完善的海事训练学校之一。

曹文锦的杰出表现,被马来西亚元首授予了级别非常高的“丹斯里”(Tan Sri)荣誉头衔,当地政府也聘请他做顾问。

 曹文锦的成功秘诀:少借钱,分散风险

做生意一定会和银行打交道。曹老先生分享经验说,银行就像是出租雨伞的,天晴的时候向客户推销雨伞,雨越下越大,银行就加紧向客户追讨雨伞!

 “分散投资,分散风险”是曹文锦经商的一贯作风。他说:“航运业是个高度周期性的行业,如果能掌握到这个周期,虽会在航运低潮时有所损失,但在其他的行业却可能盈利,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减少发生财政危机风险”

 “我的生意迄今为止,可以说从未发生过财务困难。”在上世纪80年代航运业大灾难期间,万邦有惊无险,反造成新的机遇,以低价扩展船队。曹文锦的哲学是加强管理、培植人才、防止突变、准备应变、长远打算、勤于观察、深入学习、量力而行和稳步前进。

曹文锦分享了自己的十二字心得:认、忍、人、银、慎、诚、俭、勤、信、义、勇、智。他认为这十二个字就是自己的人生之道和成功之源,不过,要做成具体的生意,要记得并实行以下八个字,即阅读(Read)、相晤(Meet)、观察(Observe)和深思(Think)。

他进一步解释了他在办事和财务方面的原则。第一,要尽可能地少借钱,决不能以短期借款作为长期投资;第二,就是当发生不测,或有突发政治经济危机之时,自己有无剩余能力或其他方式弥补;第三,不追求行业中第一,不追求个人地位第一。因为这些名利会使自己冲昏头脑,盲目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第四,在做出决定之前,应作多方面研究考虑;一旦决定后,对各方有信心,须守信,公平办事。

曹老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个“工作狂”。他每日早上七时起床,锻炼半小时后早餐。早餐时阅读五份报章及一些中英文杂志,然后去公司上班,至晚七时方回家。即使现在安享晚年,曹老先生每天仍然关注公司运营情况和相关市场变化情况。在记者面前,他能立刻说出当天上午的美元兑主要货币最新牌价和航运市场目前情况,如租金和船价,让人吃惊不少。

曹老先生和太太周美琦的生活跨越世纪,鹣鲽情深。太太在去年12月去世,这对曹老先生打击不小。

鹣鲽情深,睹物思人

现年90岁的曹老先生,已经把公司经营业务交给子女打理。他有两子两女,长子曹慰祖(Calvin Tsao)系建筑师,曾随贝聿铭(Ieoh Ming Pei)工作七年,现在美国独立开业。次子曹慰德(Frederick Chavalit Tsao)作为家族第四代掌门人现为万邦航运主席。大女儿曹慰萱(Mary Ann Tsao)曾在美国当执业医生,现在新加坡主持曹氏基金(Tsao Foundation)造福乐龄人士,并协助经营家族生意,次女曹慰亲(Cheryd Tsao)为会计师,四人均学有所成。

谈到孩子,曹老先生似乎有些内疚,“我作为父亲,在他们年幼时几乎没有太多时间跟他们相处,因为我生意繁忙,大部分时候都在外面出差,学业就全靠他们自己努力,生活上由我的太太周美琦照顾他们。可惜我的太太去年去世了。”说到这里,曹老先生的眼睛里流露出淡淡的哀伤。

曹老先生和太太周美琦的生活跨越世纪,鹣鲽情深。太太在去年12月去世,这对曹老先生打击不小。谈到老伴,曹文锦仍清晰地记得他们当年在上海长风公园约会,他送给她精心挑选的宝石戒指。一代船王的情感如此细腻,不由令人心生敬佩。

记者在结束采访时,曹老先生还沉浸在对太太的思念之中。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池水边那盛开胡姬花的地方。手边的雪茄最懂主人的心,配合着一旁的唐卡佛像,散发出殊胜的光芒。

曹文锦先生(Frank Tsao Wen King)。雪茄是他的爱好之一。摄影:时代财智

曹文锦简介

华人航运史缔造者——曹文锦

1925年,曹文锦(Frank Tsao Wen King, 马来西亚元首授其‘丹斯里’称号, Tan Sri Frank Tsao Wen King), 生于上海浦东,后在上海雷士德中学就读,20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接受家族严格的商业训练。抗战胜利后,曹文锦协助父亲先后在各地创业,并亲自在香港创立了分公司。中国国共内战结束前夕,他将部分资金撤离上海,转往香港并在1949年创办了今天万邦集团的前身——大南轮船公司。朝鲜战争爆发后,曹文锦因为帮助中国抢运物资而被美国列入黑名单。

1966年,他创办了万邦航运公司(IMC Pan Asia Alliance Group)。之后,曹文锦率先实行了航运行政人才培训计划。为帮助中国培养航运人才,他先后在中国国内成立了海员再培训班,在青岛远洋学院、上海交大、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求取和培养优秀人才。

1986年,他应邀拯救了泰国政府的国际船务公司,并在二儿子曹慰德接手后,两年内就让其扭亏为盈,并将其发展成为泰国唯一的综合性航运运输集团。

1988年,曹文锦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等香港实业家联合成立了新加坡新达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并被推举为董事长,负责落实新加坡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项目。

1992年,万邦航运公司分成两部分:香港万邦和新加坡万邦。1995年起,万邦航运集团由曹慰德继任为主席。曹文锦在中国与多家机构合组了大亚工业发展公司,并亲任董事长,将上海及山东作为重点,主要发展货运、食品及建材工业和房地产业务。

曹文锦在马来西亚经营纺织厂和航运业,因为他对马来西亚的杰出贡献,他获颁丹斯里(Tan Sri)头衔。此外,在2002年,曹文锦还被评为亚洲航运风云人物,获得美国康奈狄克海事奖,这也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此殊荣。2006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银紫荆星章,同年他又获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首届“国际海事中心奖”(IMC Awards)个人奖。2008年,新加坡时任总统纳丹亲自为曹文锦颁发“新加坡荣誉市民”奖章,同年荣膺2008亚洲海运贸易奖之“终生成就奖”。 a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