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是谁“绑架”了郑永年?

12758
0

(新加坡,2019年8月21日)“郑永年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断水就可终结香港乱局”,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却堂而皇之地被刊发在有政府“喉舌”之称的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转而被另一主流公众号澎湃推送给其手机用户,最后被多家网络和社交媒体转发……  直到新加坡国大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自己站出来发表声明。

人民日报公众号对于郑永年所谈香港问题报道的初稿截屏

这个事件已经涉及了记者职业操守、媒体内部审核、“标题党”、政治阴谋等多个问题,但其中最值得深思的,是什么怂恿了一些新闻工作者不假思索地将一条有悖于小学常识的假新闻公布于众?

中国在2000多年前的《礼记·中庸》中就崇尚“爱民如子”的执政理念;2000年后的今天,“断水”,这个无中生有、有悖于先哲的谬论,不可能被人接受,但更不能被接受的是由新闻工作者将它硬生生地塞进了郑教授的嘴里。

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在中国迅速普及,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拥有、创作、转发内容,这导致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成为了传播假新闻和荒谬言论的温床。早在2015年,中国社科院在其发表的中国新媒体发展蓝皮书就表明,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已成为网民发布和接收资讯的主要渠道,但因为其传播的封闭化环境和自我纠错能力较弱,微信的辟谣难度非常大,“政治谣言、虚假新闻、拜金炫富等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而且微信平台假新闻呈周期性出现。当时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室所长唐绪军曾对媒体表示,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而最近几年的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态报告》也显示,互联网新闻从业者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班”出身的从业者只占四成,而其中有过传统媒体工作经验的则更少。另外,中国教育制度中对知识产权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视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从业者的抄袭、趋同、哗众取宠之风。于是,当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大展宏图的时候,却是一批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年轻人在网络上传播着各种声音。

尽管互联网新闻的上游生产者“先天不良”,中国政府还是努力提高下游的监管。例如,中国已经拥有一支比较成熟的网警队伍;2017年8月,中国的第一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挂牌成立,这为推动和建立互联网监管机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面对千万个公众账号和数亿手机用户,政府对于假新闻的发现、监管、惩处还是缺少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而这便让假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者更加肆无忌惮。

这个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今年4月,新加坡公布了一项打击假新闻的法案草案。该法案将赋予新加坡政府可强制个人或网络平台更正或撤回假信息的权力,拒不服从的网络平台将被判罚100万新元。此外,恶意散播假信息、企图损害新加坡公共利益的个人可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罚款最高10万新元。

反思郑教授这次遭受的“言论绑架”,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从业人员资质不高和打击假新闻力度不够是两大原因。倘若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标题党”便无法根除。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