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中国制造”狮城上空新势力

10745
0

无论对于新加坡民众,还是新移民,本地物价这么贵,购物当然首选经济实用的。至于品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要不是穿在身上的,其实无关紧要,质量OK,价格要合理。一次经历,让我至今觉得那位安哥(uncle)的话未免有些刺耳,我说这个好贵,他说:“你要那个吗?那个便宜,中国货来的!”

 

         (新加坡讯)安哥做杂货店这么多年,接触顾客无数,此话绝非凭空冒出。它确实透露出海量狮城民众对“中国货”的强烈印象,“粗糙滥制,拼价格”。不过,存在便有它存在的理由,安哥满屋子中国货,这么不好,为什么还要进货?为什么还要摆上货架?只能说明,中国货对于本地消费者还是有吸引力的。 

中国常被“誉”为“世界工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沿海突然变得忙碌起来,后来,全球大多商品都被贴上了“Made in China”的标签。如今,中国生产力的确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路途仍然漫长遥远。

 

首先是缺乏规划。中国数不清的三角洲,数不清的乡镇,数不清的家族厂房里,没有先进技术,有的只是吃苦耐劳精神。农民工极其听话,给一点钱,每天拼命工作十小时,够糊口就好。工厂主更是漫无目的地跟风,人家做什么,他们就跟做什么,什么好卖就赶什么,工人手艺刚娴熟一点又要改做别的,技术何谈精湛?中国工人不笨,不傻,也不懒,只是没有磨练双手的舞台!

 

其次是不成规模。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是作坊。有廉价的劳动力做靠山,工厂主也无意耗费高价引进设备,更无需花大精力开发技术。缺乏成套的先进生产设备和系统化管理,仅靠这些勤劳的双手,怎能打造出驰名世界的品牌?又何谈达到高标准?因此,中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将是一个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难以成为正面意义的“世界工厂”。

 

 

 “中国制造”生死存亡之际

然而,小老板们的靠山要倒了!从经济危机爆发以前,农民工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经济复苏后,企业招工困难的“民工荒”,真实地说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空间已接近尾声,这加重了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压力。

 

“我们现在不缺订单,我们只缺工人!”广州、东莞、佛山、深圳……整个珠三角,呼声连连不断。近期,突如其来的巨大用工缺口,让人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在反思中国民族工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制造业面对空前的难题,若继续增加产能释放,供应超出需求,只会让国内市场承受更大的压力,加剧当前的严酷局面。

 

如何突破这一现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近期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走出国门提供便利。”

 

的确,既然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走出去”也许才是最好的出路。走出国门,寻找广阔天地,另辟蹊径,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走出国门赚大钱,开展境外投资与合作,充分利用中国、海外双重市场、双重资源,为企业增添国际竞争力。

 

“走出去”说着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一连串的问题摆在眼前:目标如何确立,前期调研如何进行,如何获得政策支持,资源支持,关系支持,如何迈出“走出去”第一步?企业不能单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要有明确的把握和目的。

 

 

 为走出去“架桥”

“新加坡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的绝佳窗口,”在本地生活了六年,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投”)总裁王建国似乎相当了解本地,在受访时他坚定地说,“这里是世界商品物流集散中心,连接东西方市场的桥梁,我们的项目将成为中国商品进军世界市场的桥头堡。”

 

一个“中国货”的天下即将在狮城展开了。新加坡中国商品国际批发市场(China Product International Wholesale Mart)起步锁定东南亚最大会展中心——新加坡国际博览中心(EXPO)8号展厅。经营面积1万平方米,共设立400间标准商铺,举办号称“永不落幕”的中国产品展销会,一期展品将以日用消费品为主,今年6月正式开幕。第二期项目规模更大,选地巴西班让,经营面积将达18万平方米,计划在2013年6月开始运营,预计届时将吸引约6000余家企业进场。

 

王建国介绍,整体项目投资额超过5亿美元,由中投与新加坡华贸物流、美国希捷,中能华辰共同投资建设。项目与世界十大物流供应商之一,Agility集团,和世界五大展览管理企业之一,PICO展览集团合作,力求为展商打造全球最专业的中国品牌产业商贸平台。

 

作为公司总裁,他言谈里对公司的经验与实力透露出信心,除了拥有丰富的国际展会经验以外,他介绍公司截至目前已组织带动超过5000 家中国企业直接走向海外,拓展国际市场,和实现国际化经营。他们曾在中东迪拜参与打造龙城(Dragon mart),规模庞大,号称中国在海湾地区的贸易前哨基地。带着实战经验,新加坡这一仗,打起来或相对容易。

 

中投这一举,似乎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经贸关系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新两国更加重视双边的经贸往来,项目更获得双方政府的扶持和政策优惠,中国贸促会(CCPIT)也鼎力支持和协助。中国企业走入新加坡,看似双边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

 

然而,“中国制造”走入新加坡,为中国企业走出海外“搭桥建营”,更多地代表谁的利益?目光转回本地,新加坡该如何看待这些“外来者”。

 

 这是冲击,还是商机?

王建国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非常直接,“对于本地商户来讲,冲击一定会有,但即使我们不来,传统的生意模式也要迟早退役。”

 

很容易理解,本地众多商户或代理,一直以来依赖从中国低价买入,在本地稍高价格卖出,谋取中间利润,利用的就是中国商品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市场上增加竞争力。而随着中国批发市场的落成,中国企业齐聚狮城,带来更低的直销价格,这种优势会不会消失?

 

“他们要转换一下脑筋了,考虑怎样将‘冲击’化为‘商机’,时代在变,观念要变,做生意的模式也要跟着变。即使我们不来,他们也迟早被别人取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唯一的不变就是要‘变’。”他强调。

 

不过他的解释并未打消我们对市场未来负面呼声的顾虑。据他介绍,中新两国充分考虑到两地商家的各自利益。项目打造的原则是,鼓励中国企业走出海外的同时,也尽量做到保护新加坡本地商户的利益,给他们带来商机。

 

他表示,双方经过协定,批发市场将以做批发业务为主,零售为辅。零售与批发业务比例尽量保持在1:9,不与本地零售商进行恶性竞争;另外,展位的一半租给中国企业,一半租给本地商家或代理,当然也包括新加坡中国移民,参展商比率力求均衡。

 

王建国认为,批发市场为本地带来的‘商机’比‘冲击’要多。本地零售商可以直接到批发市场批量采购,享受更低廉的成本价格,因项目运营商对参展产品进行统一的物流配置,统一运输存储,统一集中的管理,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大大降低了商品采购成本,省去了中间环节,也缩短了采购时间,更规避了新加坡商户亲自到中国采购的种种风险。主办方作为买卖中间机构,还将对交易进行实时监管和监督,提供交易技术、手段上的帮助,确保买卖双方利益不受损害。

 

采访中,公司总裁王建国不时发出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许多制造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这并未给中国民族工业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他说,“中国企业必须勇敢地走出去,实现经济利润与技术合作的双赢,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之道。”目前,项目运营方面还在进行招商工作,据王建国透露,展位已经租出一半。

 

的确,依靠这些“桥梁”,中国企业“走出去”似乎变得更容易,他们不必进行重复性的前期调研,企业可在最短周期内融入新市场。

 

中投也建议参展商家,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来自本地,一方面,要谋划好自身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销售战略;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客户或其他商家开展其它方式的合作,比如进行技术交流等。同时,也要利用参展商企业相对集中的机会,形成产业集群,酝酿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取得发展和壮大。

 

王建国总结,“搭建桥梁,提供买卖的方便,让中国公司直接走出海外,新加坡是店,中国是厂,实现让中国厂商低成本拓展海外市场,同时繁荣新加坡经济。”

 

希望不久真的能看到,“中国制造”在狮城上空形成一股势力,一股新中两国均受益的势力。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