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再说陈久霖: 冷观中石油收购SPC

9669
0

日前,中国石油宣布了以每股6.25新元的价格收购新加坡石油(SPC)45.51%股权的消息。让人再次想到4年前陈久霖意欲收购SPC,最终折戟沉沙,其中的成败,和中资企业海外收购的路程。

日前,中国石油宣布了以每股6.25新元的价格收购新加坡石油(SPC45.51%股权的消息。此次交易的现金对价为每股6.25新元,比新加坡石油公司522日的收市价5.04新元溢价约24.0%;比之前一个月成交量加权平均价的4.15新元溢价约50.5%。本次交易的完成尚待中国监管部门批准。预计交易将导致对新加坡石油公司其余股票的强制性要约收购。而这一消息背后,令人想起与新加坡石油有多次并购交道的一号人物——陈久霖。这位在新加坡铩羽而归的企业家,当年就是内地第一个想到并动手收购SPC的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笔者近年来,由石油系统的朋友们听到不少旧事。相关的经历让我们听起来虽如天方夜谭,却是100%的事实。

        新加坡石油公司(SPC)是新加坡淡马锡政联公司的关联上市公司,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提炼和原油、成品油的销售,拥有大型油罐区和两条365公里的石油天然气管线,业务渗透石油行业的上、中、下游,具有完整的产业链。除新加坡外,还在越南、印尼、韩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有分支机构。

         早在2001年底,在SPC股价还处于每股0.8新加坡元时,当时在新加坡率领中航油当地分公司打拼的陈久霖,曾经希望以每股0.9元的价格从另外一家新加坡政联公司——吉宝手中收购其所持的全部股份。但当时他的实力还不足以独吞。于是,他一方面同SPC的股东——吉宝企业加紧谈判,一方面联络中国另外两家大型企业一起下手。然而,让陈久霖感到失望的是,这两家公司却对此不感兴趣,他只好想出其它融资办法,硬着头皮独自收购。

        于是,他一面花重金聘请美林银行帮助进行可行性研究,一面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和国内有关政府部门提交申请报告。此后,他还落实了1亿60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为收购作好了资金准备。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准备工作无意间暴露了商业情报。正当陈久霖还在通过各种渠道同吉宝企业讨价还价的时候(据说即将以每股1.2-1.3元达成一致),一家原本告诉陈久霖没有收购兴趣的中国公司,竟把陈久霖撇在一边,直接同吉宝企业关门谈判。该公司开出的报价比陈久霖的报价高出好几成,并承诺在完成收购后,向SPC注入资产。此后,还有其它中资企业冒出来搅乱陈久霖的收购棋局。

         就在几家中国公司窝里斗之时,半道里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正在隔岸观火3名印尼木材商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抢走了28%的SPC股权。吉宝在出售了这部分股权后对外宣布说,它暂时不会出售剩余股权。

        看到就要抓到手中的鸟儿飞了,陈久霖的心情糟透了。

         但是,陈久霖没有放弃。他亲自率领手下的人飞去印尼,像特务一样顺藤摸瓜地找到了收购SPC的幕后老板。 据说,这位老板曾经出生在中国。他本人和家人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让他对中国或多或少留下了不那么好的印象。因此,听说陈久霖是国企领导,又要从他手里索要SPC股权,便对陈久霖态度淡漠。长话短说,印尼商人最终还是没有耐过陈久霖十多次的苦苦央求,同意将其中的8800万股股票(约占SPC总股份的20.6%)让渡给中国航油。陈久霖如愿以偿地与印尼商人签署了收购协议。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的新加坡石油已经鸟枪换炮了:它增加炼油厂股份,收购英国石油38个加油站,开拓越南和印尼市场,炼厂的毛利也开始大幅度提高并步入良性上升时期,公司的利润和股价比印尼商人收购时增长了3-4倍。因此,陈久霖将原定的收购模式(即现金+凭单)改为每股4.12新加坡元的现金收购。这意味著他看好SPC的未来潜力。

        世事多曲折。正当陈久霖买来一个石油帝国的梦想行将实现之时,原本已经批准了该项收购的母公司,却在股东大会上投了反对票。一项看似绝无悬念的收购计划因此泡了汤,中国航油还因此赔给印尼商人3000万美元的违约金。事后有人算了个帐:假如该20.6%SPC股票得以收购,SPC带给中国航油的股票和利润分成收益到去年底就约为4.3亿美元。可是,陈久霖此前已经被罢了官。他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除了叹息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环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加坡石油股价被大幅压低。此时,已经身陷囹圄的陈久霖,收购SPC的念头再次萌发。他向前来探监的资深企业家们建议再次收购。在他于狱中担任SDM的营运总裁期间,他专门为这些企业家朋友设计了收购方案和建议理由。按照他的方案,SPC能够以每股3.31-3.35元的价格收购到手。但这些材料没有被允许寄出。

         出狱后,有20多家企业聘请陈久霖就任总裁职务。借此机会,他频频地向这些雇佣他的企业建议,把收购SPC作为他任职的条件。无奈天不遂人愿。在这些企业彷徨犹豫之际,中国石油得手,醒了陈久霖的黄粱美梦

         刻下的商业社会,商业伦理有欠缺,游戏规则并不完善。历来是雪中送炭者少,锦上添花者多。陈久霖所遇到的情况正是如此。然而,失败的震撼力其实比成功更大。从失败者身上总结教训或吸收经验更有意义。

        回顾多年多来收购SPC的经历,人们也不会忘记陈久霖在期权贸易方面的遭遇。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内情。事实上,中国航油2004年卖出石油期权的价格为每桶48美元,到当年年底石油价格如陈久霖预期的那样,跌到每桶41美元。后来有国际评级机构评定,陈久霖仅差5000万美元就能解套,甚至盈利。然而,当时处于外资金融大鳄的重重埋伏之中,并没有人给予这5000万美元的支持。但这也足以说明,陈久霖当时的抉择和想法,未必都是错误的。

        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很有意思。在中航油集团工作期间,陈久霖曾经作为中方项目主谈及合资办公室副主任,为其建立了华南蓝天航油有限公司等大型中外合资项目。该公司是与英国BP石油公司和另外一家外商共同组建的当时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合资项目经国务院批准,涵盖中国十五个机场的飞机供油设施与供应业务。陈久霖作为项目主谈所进行的投资项目,还包括中方与荷兰皇家壳牌合资的天津国际石油储运有限公司。正式基于这些政绩,陈久霖才脱颖而出,于1997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被选派到新加坡担任当时休眠公司的总裁。事后才有了后面惊人的成绩和大起大落。

         在回顾了新加坡石油与陈久霖的曲折经历之后,我们或许能够沉思:陈久霖的成败经历还有多少秘密未有公开?其失败,多大程度源于其自身,多少又是受制于体制的必然?当然,更让人惋惜的是,当年谁耽误了陈久霖战略性收购新加坡石油SPC,导致今天中资企业要以数倍的高价格进行交易,这里面的学费,确实是太高了!  

(文:陆新之

图:《时代财智》,20047月:中航油事件前的陈久霖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