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亚洲增长难以阻挡?

8361
0

亚洲地区的V型复苏已带动亚洲(除日本外)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9年4月至今年6月期间增长了9%。

     在欧美地区为实现增长而苦苦挣扎之际,亚洲新兴地区同期内的工业产值却增长了25%,实属惊人。这反映出,该地区国内消费的增长超过了对西方发达经济体出口的下降。

     难怪亚洲地区充满了信心。新加坡新开的赌场里人头攒动;韩国假期出境游人数激增:今年第一季度,到夏威夷旅游的韩国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1%。

     但有些经济学家却担心该地区经济增长不久将显著放缓。这再度引发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亚洲的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持续仰仗本地区需求?

     第一个清晰的迹象来自新加坡。该国上周四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第三季度GDP比上季度萎缩19.8%,幅度远大于共识预期。

     与之相比,第一和第二季度的GDP环比分别增长了45.7%和24%。富裕的新加坡向来是亚洲的领头羊。2008年危机来袭时,新加坡是亚洲国家中第一个陷入衰退的;一年前,新加坡又第一个开始恢复增长。一系列经济指标表明,类似的事情可能即将重演。

     最让人担忧的是,亚洲的工厂似乎正失去增长动力。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估计,到明年1月,亚洲(除日本和中国以外)的工业产值增长率可能降至3.5%的低点,远低于6.1%的长期平均增长率。

     在生产放缓之下,是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稳步下滑。该指数追踪商业信心、价格和新订单等多项指标。来自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PMI数据均显示出10月份的制造业活动在萎缩,连快速增长的印度也公布PMI出现下滑。

     放缓的背后,是危机期间实施的各项刺激计划的效应逐渐减弱,以及美国需求的下降。5-8月期间,新出口订单的增长大幅下滑。在印度等一些国家,产能局限可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唯一一个显著例外是中国。9月份中国官方PMI指数出现上升,尽管其进口持续下滑(这通常表明经济活动在放缓)。一个解释是,中国正赶在第四季度放缓之前加大生产,因为届时每月用电量必须下降6%,才能实现能源强度目标。

     “中国已经在放缓,但9月份的工业生产数据却出现增长,这是个谜。但除此之外,我们看到几乎所有方面都在放缓,”瑞士信贷亚洲区经济学家罗伯特•普赖尔-旺德斯弗德(Robert Prior-Wandesforde)表示。

     没有人认为该地区经济会重新陷入衰退。亚洲开发银行(ADB)还把2010年亚洲(除日本外)GDP增长预测从7.5%上调为8.2%,并预测2011年将增长7.3%。

     但目前依然存在许多更广泛的风险。汇丰(HSBC)驻香港的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认为,即使出口进一步下滑,低利率和稳定的潜在需求也将为亚洲增长提供支撑。不过他表示,流动性过剩、汇率紧张局势、通胀或第二轮金融危机等可能导致亚洲增长脱离正轨。

     经济放缓也使各央行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们必须决定是否继续推行3月份启动的货币紧缩周期。

     多数央行可能会选择放松银根以促进经济增长,即使日后可能造成通胀和资产泡沫。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