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为新加坡电影护航

14352
0

 

新加坡的电影院林立,每年的人均观影次数也位列全世界之首,可是本土电影的年产量偏低,每年还从国外进口影片多达800多部。新加坡电影也曾经有过辉煌期,为何今天如昨日黄花?媒体发展局的那把剪刀,是如何在电影上操刀的?《时代财智》采访了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的影视、动漫与音乐司司长杨全正,了解一段被忽略的新加坡电影发展史。

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国民上下一心,勤勤恳恳,克服了本地资源不足、人才不足等困难,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经济强国,顺利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

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逐渐意识到一味的侧重经济发展虽然能让新加坡迅速的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可是没有充实的文化做基础,人们很快就会忘记这个热带城市。政府随之提出了一项致力于把新加坡构建成一个亚洲文化中心的“文艺复兴计划”。于2003年成立的新加坡媒体发展局(马达)正是这一文艺复兴计划的实施者。

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所监管的项目涵盖了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包括数字媒体、电影、音乐、游戏、出版、广播和电视等。在媒体发展局主管影视、动漫与音乐的杨全正(Yeo Chun Cheng)司长,也是一位中国“文化通”。他以非常流利的华语,谈到MDA在本地电影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把MDA贴切的比喻成新加坡的广电总局。

跟中国的广电总局类似,MDA是本地电影产业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力支持、培养新的制片人、导演、剧作家,积极为本地电影开拓海外市场,以及定时更新电影分级制度,让MDA更像是一个在默默为新加坡电影顺利前进护航的护航者。

本地电影的涨落起伏

新加坡的电影院众多,每年的人均观影次数也位列全世界之首,可是本地电影业相对于亚洲其他国家如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等还不算发达。本土电影的年产量产量偏低,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影片多达800多部。可以说本地电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可观的庞大市场。

杨全正则说:“这并不是因为新加坡电影先天不足、没有一个好的基础造成的。”

了解新加坡电影历史的人一定难忘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正是新加坡电影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期。那时,平均每年都会推出20部题材不同的电影。短短的二十年间,就有近400部的华语、马来语、英语和方言的影片先后问世。其中不乏一些深入人心的优秀影片如《南阳小姐》、《狮子城》、《醉打金枝》等。于1958年拍摄完成的《醉打金枝》是新加坡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戏曲舞台纪录片歌仔戏,之后于1965年8月开始曾在电视荧幕上播映。现在很多老一辈的新加坡人提起这部片子仍记忆犹新。

可是自新加坡独立建国后,尤其从70年代开始本地电影骤然沉寂。之后的二十多年内几乎没有推出过什么的新的影片。直到1995年才开始慢慢有些起色。电影产业这样剧烈的回落可以说是受当时整个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在新加坡独立后,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充满了各种不稳定的因素。新政府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孤注一掷,把全部的精力和优秀的人力都调用到大力发展经济的事业中去了。一切政策的制定都是优先考虑经济发展。

在这样的“乱世”背景下,“邵氏”(Shaw)与“国泰”(Cathay)两家机构的大批电影优秀人才出走新加坡,纷纷奔向当时的亚洲电影梦工厂—– 香港。

这样的变迁,不禁让人联想到1949年前后,曾经创造过无数华语电影神话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集体迁移香港。正是得益于这些优秀的电影人才,再加上自由而安定的创作环境,才造就了60年代香港电影的骄傲成绩。

这样的衰退和沉寂持续到1995年才慢慢开始有所转变,几部口碑和制作都不错的电影如《面薄仔》、《轨道》、《十二楼》、《钱不够用》等又让人们恢复了对本地电影的信心和期望。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新加坡电影人也慢慢积累了经验,逐渐变的成熟起来。一些在国外学成的电影人也纷纷响应“文艺复兴计划”,回到新加坡与本地电影一起成长。这其中表现最耀眼的当属梁智强导演,他导演的电影轻松欢乐、各种语言包括方言轮番上场,其影片故事也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新加坡风情。他与本地最大的影视公司星霖(Raintree Pictures)合作取得不俗的成绩后,于2006年成立“梁家班”。

从95年到现在,新加坡电影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虽然电影人和影视机构都在不断的努力,可是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产业废易兴难,政府也一直在为电影产业的复兴创造条件和机会。

振兴电影关键在于培养新人

电影跟其他任何商品一样,都有一个投入、制作到产出的过程。只是不同的是,电影的制作过程相对漫长一点,这期间也会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等到该产品问世后观众也不一定进场买单。种种的这些风险,让从事电影业的人在他人看来,即充满热情又不切实际。为了帮助电影人降低风险,扫除障碍,媒体发展局制订了多项辅助计划。杨全正司长提到,目前,本地电影的一个问题是剧本不够精致,原因在于电影制作方为了得到资金,往往在没有完善剧本的前提下草草开机,然后在拍摄过程中边拍边改剧本。这样的拍摄方式,虽然缩短了一部电影的制作时间,可也大大影响了影片的质量。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媒体发展局在资助计划(MDA Grant Schemes)中,把资助的重点放到了剧本制作这一部分。在前期制作中,电影制作人可以获得高达4万元的援助资金去聘请优秀的剧本作家、剧本顾问,或者请人把优秀的故事和小说改变成电影剧本。除了剧本资助,媒体发展局还推出了一项旨在培养新导演的“New Talent Feature Grant”。

本地的知名导演屈指可数,为降低风险,制作人和投资方仍旧愿意选择这些已有一定经验并自成风格的老导演。这无疑会使很多新导演失去宝贵的历练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本地电影风格的多样化。所以,在这项“未来新人才计划”的帮助下,新导演通过申请可以获得高达25万元的资金用于拍摄电影,或者用于参加电影导演的培训学习。

目前,新加坡的电影大多是100万到500万的小成本制作。杨司长坦言,在本地电影业还未成熟的现阶段,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求高成本、大制作,而应该在有限的预算下提高剧本和导演的水平。一部电影最终能打动人心的不在于炫目的高科技画面,也不在于巨星云集的阵容,而在于电影中一句细腻温暖的台词,或者一个似曾相识的镜头。越是在浮躁的环境中,越是要沉得住气,从最基本的开始一点一滴的做起。

电影分级制度  给观众更多选择

早在英国殖民时期,新加坡就已引进电影审查制度。可是在1991年以前,电影的分级非常简单,只有“允许播映”和“禁止播映”两种类别。1991年7月之后,顺应全球电影审查制度细化的潮流,在新加坡准备上映的电影经审查后被分为三个级别:G (General)所有人都可以观看, PG (Parental Guidance)须有家长的陪同才能观看,和R18 (Restricted to 18 years and above)年龄18岁或18岁以上的观众可以观看。这种分级制度经过了近20年的完善和细化,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被分为六类的电影分级制度。

现在的分级体系,主要是基于审查的电影中是否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如暴力、色情、裸露、粗口、滥用毒品和恐怖画面等。

不可否认,分级制度能为我们的孩子过滤掉很多不良信息,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负责的一种表现。可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票房。

对此,杨司长认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对影片的观众进行年龄限制,虽然可能会损失很大一部分的小观众,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却意味着在电影院将会有更多的观影选择。

这是因为在原来单一的审核标准下,影片要么被播、要么被禁,可是根据现在的规定,只要符合年龄要求或有家长陪同就能观看到更多的电影。另外,对于电影制作方来说,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规定,弹性的增加或删减一些内容也是帮助他们扩大电影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地电影业现未成熟,不应盲目追求高成本大制作,而是提高剧本和导演水平。“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