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迪拜中国城纠纷折射中国海外战略缺失

9265
0

迪拜,黄昏。夕阳斜射在一尊石狮和一条褐色蟠龙之上,泛起淡淡的温暖的光。

  如果不是石狮、蟠龙这些中国特色元素和门口标注的Dragon Mart(龙城),在“现代建筑实验室”迪拜,很难看出这个蜿蜒1.2公里的两层建筑与中国有任何关系。

  但在迪拜,提起“Dragon Mart”或“China Mart”(中国城),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原本被规划为中国商品中东批发中心的商城,如今是迪拜,乃至中东最有名的中国商品零售中心。

  迪拜龙城只是“世界工厂”中国走向世界的前哨和缩影,但龙城所经历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以及极有可能重蹈覆辙的凤城,无疑警醒日益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国尚缺乏一个清晰的海外战略。

  当“世界工厂”进军中东贸易中心

  40多年前,阿联酋独立之时,迪拜只有10个中国人—没人能说清楚,在1971年那个中国封闭而癫狂的年月里,他们何以来到迪拜。当然,根据阿联酋国策,独立时所有在阿联酋的人都自动获得阿联酋国籍,他们后来也就成了迪拜人

  真正为迪拜带来大批中国人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纽带则是贸易。当时的科威特战争使曾经的海湾明珠科威特黯然失色,大批经济、金融甚至国际政治机构迁往迪拜;而邓小平“南方讲话”在中国掀起的新一轮开放浪潮则激励着无数的中国人“下海”闯荡。中东的贸易中心迪拜,与未来的“世界工厂”中国,就此相遇。

  “第一批到迪拜的中国人,大多是1990年代初中国国有贸易公司派过来的贸易代表,粮油系统尤多。”1994年从新疆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下海”到迪拜闯荡的迈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郭春森告诉记者,这为日后在迪拜的中国人大多从事贸易行业埋下了种子。

  1996年,郭春森从迪拜一家公司离职单干就选择了贸易。郭春森笑言,“迪拜的华人"个体户",我可能是第一代”。

  当时中东日用消费品短缺,郭春森一年稳稳当当净赚几万美金。

  此后,随着中国内外贸合并、外贸体制改革,迪拜的华人贸易迅速形成声势。

  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制造开始潮水般涌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而迪拜又是中东最大、全球第三的贸易中转港,中国与迪拜的故事,注定即将上演—那便是2002年迪拜中国城“龙城”项目的横空出世。

  2002年3月,主管外贸的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吴仪访问迪拜期间,迪拜政府提出,将杰贝·阿里自贸区的一个15万平方米的仓库提供给中国无偿使用3年。吴仪认为,这是一个促进中国与中东经贸合作、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与利用迪拜市场辐射效应的好时机。其后,这一合作演变为中方和迪拜世界集团共同投资3亿美元,由迪拜出地,兴建一个“中国城”。

  这便是龙城的起源。

  2004年12月,总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米(其中,商贸区有15万平米、4000个店面,住宅区12万平米,有将近2000套公寓和3万平米配套仓库)的迪拜中国城“龙城”建成,并立即投入使用。

  然而,纠纷也随之开始。

  被抛弃的投资者与搁浅的“凤城”

  根据中阿双方达成的协议,“龙城”由迪拜世界集团下属的Nakheel公司负责开发,中方负责从中国招商、管理,双方共享租金收入。

  “龙城”投入运营时,招商近2000家,但配套设施水电、道路都不完善,招商时很多承诺的条件也未达到,其中国商品批发市场的定位也由于迪拜已有了成熟的中国商品批发市场木须巴扎而陷入困境、商户生意冷清,导致投资者与龙城的中方管理者之间矛盾迭出。

  2005年中方管理者从迪拜撤退,—由于招商时须一次性缴纳三年的租金,中方投资者已成功收回投资—而将烂摊子留给迪拜方面。

  “从国内招来的第一批"龙城"投资者,基本都亏损回国。”阿联酋华人华侨联合会副秘书长、迪拜华文报纸《中东侨报》总编刘云梅介绍。

  迪拜方面接管龙城后,拥有浓厚商场文化的Nakheel集团将龙城整合为批发、零售兼顾、以零售为主的中国商品城,并完善配套设施。2006年龙城生意形势开始好转,到2008年生意兴旺,日均客流量达到1万人,周末达到5万人。

  “这期间进入龙城的第二批、第三批投资者都赚到钱了。”刘云梅说,最初7万元人民币即可拿下的摊位,在高峰时仅转让费就高达150万元人民币。

  龙城的兴旺,催生中国人萌生在龙城对面建设凤城的想法。

  2011年国庆节前,迪拜“中国凤凰世纪广场”(简称“凤城”)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凤城”项目占地约51.7万平方米,计划于2012年3月开工,2015年1月正式开业。它由中国浙江龙门(集团)有限公司与阿联酋迪拜“米拉斯”控股集团公司共同开发建设。

  但是这一总投资达4亿美元的项目,龙门集团自有资金只有25%,由于龙门集团融资进度达不到迪拜方面要求,2012年下半年,凤城项目就被迪拜合作伙伴取消,迪拜官方并就此照会中国驻迪拜总领馆。

  2014年1月14日,记者在迪拜看到,凤城项目至今尚未开工,只是一圈围栏圈起了一片空地,荒草丛生。而随着“龙城”二期17.7万平方米购物中心、一家三星级酒店和一个多层停车场的兴建,“凤城”项目是否还能重启,就更不得而知。

  更糟糕的是,在2012年迪拜方面取消凤城项目之前的2011年,龙门集团已在中国拿到有关部门的批文,开始招商!

  曾经入股“凤城”、后来退出的刘云梅说,“凤城以后又会很麻烦,会有很多纠纷”。

  付之阙如的中国海外战略

  迪拜只是中国国际化浪潮中的一朵浪花,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可以预期,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人、中国货、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但显然,中国政府对此缺乏从国家战略层面的考虑与布局—给予迪拜龙城、凤城项目不负责任的投资者批文即是典型。

  换言之,中国缺乏清晰的海外战略。而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也越来越需要中国有海外战略的指导与规制,以保护中国投资者的海外利益。

  事实上,纵观中国目前的海外发展路径,主要有三:以工程建设企业为龙头在非洲等基础设施落后地区开发基础设施;以迪拜中国城为代表的在区域贸易中心建设中国商品海外批发转运中心;以天津泰达为代表的开发区等中资机构在埃及尼日利亚等地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分别对应的是中国劳务、中国商品和中国工业制造。

  目前,这三条中国海外扩张路径,基本是自发、偶发、分散形成。随着其经验教训的逐步清晰,有必要归纳总结,统筹制定宏观的海外战略:对于在何地建设基础设施、何地建设中国商品中心和工业开发区,是分开建设,还是配套跟进,建设主体的资质……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否则,一不小心都能酿成外交事件—这样的例子已经屡屡发生。

  此外,随着中国的海外开拓,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浮现。在拥有27万中国人的迪拜,至今竟然尚无一所华文国际学校—而印度、巴基斯坦,甚至菲律宾都在迪拜有自己的国际学校。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