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回答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提问时称:金融产品违约的〝个别情况难以避免,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李在讲话中把金融产品或机构出现的问题与区域或系统风险区分开来,那是因为企业融资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外部资源和环境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增加盈利的手段。而在任何国家或地区,财务及风险管理不善导致企业或个人违约事件都会经常发生。如果单独事件所产生的后果超越企业或个人自身的范围,并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就会酿成金融危机。
防止个案的影响超越本身范围则是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
在上届政府任期内,超速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流通货币供应急增是相辅相成的。在那10年間,中国M2货币乘数平均约4.5倍;到了2013年,M2/GDP比例约为1.95。与此同时,社会总债务也创了新高。融资是对资源的一种配置,也满足了经济活动的部分资金需求;但社会所面临的债务违约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以上所述的融资大抵属於银行的表内业务,而表外的〝影子银行〞及其所销售的产品更值得关注。〝影子银行〞应运而生或蓬渤发展往往需要三个条件:市场对资金需求甚殷、市场上有闲置的资金以及政府计划扩张信贷来刺激经济;应该说中国社会同时具备那三个条件。
既要维持收入与就业增长,又开始刻意减少发钞,以投资带动的中国经济因而力图〝让市场发力〞,降低城乡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那也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新方向。不同股权形式的城乡金融机构已经或正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但相信中小型金融机构在短期内只能对市场起辅助作用,不太可能支配市场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汰弱留强,区域性乃至更大的范围的金融风险也会显著增加。未来中国经济将放缓,楼市也可能降温;虽说那是政府主导的,也是合理的。但银行资产质量无可避免会下降,各式金融产品违约个案也必然趋增。
不少的分析认为防止金融风险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历史上许多曾高速发展的经济体都吃过债务过度扩张的亏。要幸免于此却是不能靠市场的,因为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着不稳定性;而是需要政府的监管。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也是为什么包括发达经济体在内的世界各国不断完善各自监管机制的原因。在这一方面,中国正需如此——根据报导,中国监管当局似乎也在提升这样的力度。
企业违约难免,纵横交错的债务关系却应避免。其中〝三角债〞违约会超越某企业的自身范围,但那种债务往往局限於单一地区或行业、或密切关联的行业,也不一定涉及某金融机构,可以说是横向的联系。而纵向的联系则包括财务状况欠佳的企业向地方银行借钱,后者再向全国性的大银行借钱。那将是跨行业、跨地区的债务关系。
无疑,足以影响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的金融系统危机正是需要防范於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