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正进入新的“钻石10年”,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双方正致力于共同构建并巩固包括圆桌会机制、信息交流机制、网站链接和企业的相互考察访问在内的多种信息交流合作机制。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已经进入全方位、深层次、高规格的阶段。深化产业合作成为推动中国—东盟相互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
充分发挥博览会平台作用
“深化产业合作已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的重要举措,这既是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本区域生产力以及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黄媛表示。
东盟秘书处市场合作一体化司司长苏博什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促进了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并为东盟与韩国的自贸区建设、东盟—日本—韩国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东盟—新西兰自贸区等框架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使中国能够进一步与东盟的经济发展相融合,使"10+1"、"10+3"等合作系统获得进一步的推进。双方的企业也能够不断拓展各自所需的商机,实现互利合作。”苏博什说。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杨依航的话语则更为明确:“当前中国与东盟在相互投资的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应该把加强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作为推动双方相互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自2010年建成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于深化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对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产业合作来说,如何借助自贸区的优惠政策,提高双方合作的实效和层次,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和提升产业链价值,则是最核心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黄媛建议,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做好投资商和项目业主接洽、互动的基础上,围绕中马“双国双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新—马—印廖内群岛成长三角区等跨国经济合作园区开展宣传和对接活动,吸引更多投资商进驻,推动跨国经济合作区快速发展。同时,中国—东盟博览会还应充分发挥所在地广西独特的地缘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积极开展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
在2013年9月举办的“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上,杨依航指出,中国—东盟的产业合作要充分发挥博览会平台作用,加强中国与东盟各投资促进机构间的信息交流,巩固合作机制,共享服务平台;根据中国—东盟合作发展实际,逐年选定一个产业领域作为下一年圆桌会需重点推动的合作领域,做到分阶段规划产业合作领域,务实推动产业合作快速发展。
为此,杨依航建议将2014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主题设为“推动跨境合作”,并相应举办“中国—东盟跨国经济合作区招商大会”等相关的投资促进活动。
“中方将积极组织具备开展跨境经贸和投资合作实力的中国企业到会与东盟商务官员代表洽谈,并邀请更多"10+3"、"10+6"区域及以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展,务实推动跨境合作快速发展。在会后,我们还会组织中国的企业到东盟相关国家进行参观、考察、项目对接,特别是针对跨境经济合作区进行重点考察。”杨依航表示。
园区合作大有可为
10多年来,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双方贸易额增长了5倍,相互投资扩大了3倍,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其中,产业园区合作可谓“功不可没”。当下,中国正提速与东盟国家的跨境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步伐,并推动其成为深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开创双边产业合作的新模式。
苏博什在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表示,推进中国与东盟双方的产业领域投资合作,关键是要促进东盟产业园区的推介,使各国产业园区之间能够实现更加良好的对接,实现面对面的交谈,进一步加强双方之间的互补性,形成合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产业园区合作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投资合作,各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围绕产业园区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及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产业园区推介会、边境自由贸易示范区政策研讨会等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为东盟产业园区提供了很好的推介和招商平台,方便各园区传达投资项目信息,共同完善投资合作环境,进一步加深相互信任和理解,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产业合作来说,如何借助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提高双方合作的实效和层次,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和提升产业链价值,是现阶段最核心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有利于双方企业整合利用跨国生产要素,发挥各自产业的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分工和布局,拓展延伸产业链,开拓对方国家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黄媛表示。
黄媛建议,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做好投资商和项目业主接洽、互动的基础上,应围绕如中马“双国双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新—马—印廖内群岛成长三角区等跨国经济合作园区开展宣传和对接活动,吸引更多投资商进驻,推动跨国经济合作区快速发展。同时,博览会应充分发挥所在地广西独特的地缘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积极开展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指出,在中国与东盟投资合作领域日趋广泛,行业针对性日趋增强的大背景下,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为双方在投资环境、产业导向、政策法规等方面提供了沟通和了解的机会,并通过信息和经验的分享和宣传为各方提供了投引资信息发布的良好载体。同时,园区大会将各国产业园区之间的联系机制化、常态化,促进了中国—东盟的产业合作。
广西政协委员、广西社科院院长吕余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两国共同建设的跨国、跨境经济园区具有更强的融合度、开放度,必将吸引更多强势优势产业聚集,为双方产业发展搭建载体和平台,可以推动双边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吕余生认为,中国—东盟从“黄金10年”向“钻石10年”进发,合作从量变到质变升级。而追求产业集群效应,业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大势所趋。“以"跨国、跨境园区"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合作将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模式。”吕余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