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网络开始流传一则消息,一位清华老师被电信诈骗1760万,引起热议。下面这张警情通报,经多个清华朋友圈和微信群证明属实,也已被一些媒体所报道。
涉案的蓝旗营小区是清华北大的明星小区,西接北大,北靠清华,里面住的都是两校的大教授,长江杰青院士多的数不过来,密度绝对是全宇宙最高的,平均智商估计也差不多。发生在这里的电信诈骗巨款案,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笔者观察坊间反应,无外乎三种情形:
清华老师怎么这么有钱?
1760万很多吗?
清华老师凭什么不能这么有钱?
这三个问题立场迥异,角度不一,细细玩味,颇有启迪,尤其是结合这段时间不断刷屏的几篇微信热文一起来看。
1760万是什么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1760万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对于一个一流名校的一般教授而言,有保障的国家基本工资和补贴等一年大约是10万块。而住在蓝旗营像长江杰青这样的大牌名教授,岗位津贴大概是20万。此外,一年承担的科研项目与产出所带来的绩效奖励,也能够到20万不等。这样算来,大牌教授一年合理合法收入50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清华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之后,实行所谓长聘年薪制,一般理工科长聘教授的年薪,大概也在这样一个水准。
一年50万的年薪,对于一般工薪阶层而言,当然不低。可是在这样一个工资水平下,即使不吃不喝分文不用,30年下去也存不了1760万,更何况这个工资水准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可以断言,除去极少数知识产权卖出大价钱、或者自己开公司上市的产业化教授、或者像郎教授那样的巨星级人气学者,1760万是一个天文数字,不是一个教授一般正常职业收入可以取得的。
1760万又是什么概念?
那这笔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任何一个数字,都有它现实的社会环境和背景,在不同的城市,有它不同的意义。对于折叠的北京而言,1760万又代表什么呢?也许这是一个永不可企望的梦想,也许这不过是一套一百六七十平米的房子。在清华边上所谓的宇宙中心五道口,一平米十万的价钱,几年前就挂出了。前不久不是有一篇被广泛刷屏的微信热文么,
对不起,北京你已高攀不起!!!
因此坊间就有人断言,这笔钱,一定是清华老师卖房所得。而清华微信群也有不少知情人士证实,钱的确是这位老师出售北京万柳的房子所得。
对于四五十左右年纪的中生代而言,90年代毕业工作留在北京,单位能分套福利房,稍微付点钱意思一下就好了。小两口稍微有点经济头脑的话,早下手再搞几套商品房,如今资产轻轻松松也快到亿了,跟宝强同学也相差无几了,无论是大学教授、政府公务员、还是企业的职员。从这个角度看,1760万多吗,一点也不多。
这一批人,的确需要感谢中国过去20年来前所未有的造富运动,不需要出身,不需要背景,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本事,只需要站在风口,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结婚生小孩买房子,轻轻松松实现资产积累和财务自由。
这笔钱,与是否清华教授,可以说毫无关系。
清华老师凭什么不能这么有钱?
这又引发另一个话题,清华老师凭什么不能这么有钱呢?这不得不提到另一篇不断刷屏的微信热文
院长批宝强事件:在中国科学家还不如一个“戏子”
这篇文章对“戏子”充满不尊重,是否是假托院长之口,笔者没有求证,也不做评论。各式伪作在微信上层出不穷,这是题外话。不要过取其精髓,清华老师这1760万,对于这篇文章所谈到的现象,算不算一个回应呢?
中国教授看起来钱也不少啊!
其实,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科学家都不如一个“戏子”。不单是不如“戏子”,比起明星歌唱家、运动员、华尔街投机家、房地产大亨,科学家都不如。在深圳,科学家也远比不上有幸被拆迁的农民爷爷 (特别声明,笔者毫无歧视农民的意思,笔者的爷爷的确是农民,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只是没有赶上拆迁这样的好事)。
比如中国学术圈迫切希望学习追赶的美国,公立大学收入最高的一定是橄榄球教练或者篮球教练,金钱和名气都比诺贝尔奖得主大多了。像UCLA橄榄球教练Jim Mora一年挣348万美元,是收入最高的加州政府雇员。相比之下,加州大学收入最高的大牌脑外科医生,一年挣90万不到。科学家只会更低,比如伯克利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Saul Perlmutter, 一年33万美金不到,只有橄榄球教头的十分之一。不吃不喝十年,也只够买一套北京万柳的房子。
要知道,“戏子”们的钱人家是在市场上挣来的,愿打愿挨,不花纳税人的钱,完全的问心无愧!科学家们真想要挣钱,也可以去市场上挣的,完全没有必要等着政府的垂青。像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电子系教授Irwin Jacob, 开创Qualcomm公司,现在身价12亿3千万美元,秒杀各路明星。这样的例子在欧美比比皆是。
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同学名言则说:
I wanted to change the world, and also get rich, but mainly change the worlds.
这才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追求,和“戏子”攀比,那是堕落!您真正改变了世界,钱还会少吗?如果目标只是要挣钱,趁早改行吧,能挣大钱的行业多的就是,也比改变世界容易很多。
中国的学术生态
最后再谈谈中国学术圈的生态。上面所说,并不是代表中国的学术体制没有问题。一个特别有警示意义的例子,是前段北航招聘青年千人,开出40万年薪。这在刚刚出道的青年学者看来,已经很高了。不过这个工资遭到笔者一位做学术出版的朋友的无情嘲笑。同一个年龄水平,类似的背景,去国内的国际大出版公司工作,收入要远高于奋斗在学术第一线的青年千人,这说明什么问题?
当各个国际大出版商纷纷瞄准中国这块肥肉,大展拳脚瓜分江山的时候,我们的科研主管部门是否需要想一想,每年投入的巨额科研经费,分配方式是否有很大的问题呢? 科研活动的主体,科研人员,其劳动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真正体现了其自身的价值?
创新口号我们虽然已经喊了很多年,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却至今尚未理顺,处处是雷。比如Irwin Jacob教授,要是呆在清华电子系,还能开创一个伟大的公司么? 会不会因为侵吞/贱卖国有资产而进去呢?
又比如袁隆平,是不是也该身价十亿呢?
这些问题,说白了,都是体制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舆论导向问题。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现在其实已经给予科学和科学家们极大的关注,从引力波的热炒,到量子卫星,都可以看出来,一些时候甚至给科学家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干扰,比如韩春雨。
当然,中国的教授们其实也该知足。基本上来讲,我们拿的每一分钱,从工资到安家费,到经费,都是纳税人的辛苦钱。在美国的公立大学,教授们的每一笔工资收入,都是网上公布的,一清二楚。
而北航的、以及很多其他院校的青年千人们,也可以期待,会福利分到一套房子。这样明的暗的实惠,出版商们是无法比拟的,欧美高校也很少有。
这里可以引用美国肯尼迪总统的一句名言,听起来很有社会主义意味: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科研的性质决定了,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只有很少很少的几个人。绝大部分学者,做的不过是添砖加瓦的事情,一辈子默默无闻。没有兴趣和热情,绝难坚持。
老百姓这么养着我们做自己热爱的事业,而不求回报,还有什么比这更加美好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