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在晚间黄金档观看的华语电视剧,例如《拍.卖》,《行医》,《一切完美》……这些在街头巷尾热议的电视剧的幕后制作拍摄,皆出自新加坡本地的独立电视制作公司——哇哇映画。哇哇映画成立于2007年8月,《时代财智》与创意总监刘健财进行了数小时的访谈。
哇哇映画的摄制现场
刘健财(Molby Low Kian Chye)是新加坡本地人,华语讲得非常流畅,而且健谈。他不仅是哇哇映画(Wawa Pictures)创作与运作的管理者,也是出入新加坡行走亚洲的媒体人。原本念工程的他,在电视台做过助理编导,场务,监制和故事人等,后来成立自己的制作公司。
哇哇映画创意总监刘健财(Molby Low Kian Chye)
故事是收视之本
一部电视剧成功的关键是好的剧本。无论是一部20集的剧,还是上百集的大剧,最抓人的,最让人放不下的,是故事。只有故事吸引人,观众才会继续坐在电视机前。
哇哇映画选择从都市生活故事切入电视题材。Molby说,公司制作的娱乐资讯节目着重反映新加坡丰富的多元文化,例如《美食寻根》,《美差事,苦差事》等,但是在电视剧方面,却不会刻意表现那些过于本土化的东西——因为故事可以充满离奇和巧合,人类的情感却是不变的。
故事素材都是从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哇哇映画力求在题材上求新求变。比如2011年的《拍•卖》讲的是私家侦探破获离奇失踪案的故事,《行医》讲述的是两名治疗方法迥异的中医和西医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 《魔幻视界》讲述魔术师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千方百计》带观众走进老千的世界… 哇哇映画坚守的一条准则是,把握时代动向,与观众同一脉搏。甚至传统的例如家庭纠纷的故事题材,也会用新的手法讲述出来,以顺应时代和观众心理的改变。
维持品牌形象,制作精益求精
经过几年的努力,哇哇映画已经打响名号,现在电视台播出新剧和节目,往往打出哇哇映画的名号作为一个卖点。为了做出优秀品质的电视剧,维持自己品牌形象,即使超出预算也在所不惜。
Molby表示,现在的观众变得越来越挑剔。不仅是剧情,他们对制作水准也提出要求。在电视制作上,哇哇也将电影的制作手法运用到电视拍摄上。他说,很多过路观众之所以会转成某剧的忠实观众,也是因为偶然看到某个场景或情节,被剧中人物的言行遭际所吸引。
在节目播出时会第一时间,Molby会通过Twitter留意观众反应。如果看到负面评论,也会保持平和心态,把它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因为这不会是自己的最后一部戏,下一部永远会更好。
目前,哇哇映画正式的全职员工有十几人,包括撰稿,故事人,统筹等,加上外面的导演和助导等,约二十人。公司主要有两个部门,分别负责制作电视剧和娱乐资讯节目。Molby介绍说,哇哇映画每年的制作产量包括,两部电视剧合计33小时,五到六个综艺资讯节目合计23小时。媒体发展局每年拨出一定的制作费拍电视剧和节目,据Molby透露,每部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介于7万-10万新币,而一档综艺节目制作费在2万左右。
亚洲各地的华语电视剧市场都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一度辉煌的香港无线电视,近年电视剧本多粗制滥造,加上编剧导演纷纷北上掘金,导致好的剧本越来越少。新加坡同样存在人才缺乏问题。Molby表示,哇哇映画急需优秀的撰稿和编剧人才,而独立电视制作公司缺乏培训新人的资源。未来想突破瓶颈,只有放大眼光,以世界市场为基地寻求发展,才能建立更好的生存基础。新加坡的华语水平偏低,能写作的少,能写又进这一行的更少。希望政府在未来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培育,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广电节目供应业,贡献才智。
放眼亚洲市场,找到自己定位
对于如何给自己定位,哇哇映画总监Molby表示,不会去和本地其他电视制作公司的作品比较,而是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亚洲华语市场的大环境里,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规模作品相比较。从制作成本、题材、故事架构、角色魅力等方面来比较,发掘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
综合来看,日本剧题材丰富,有很好的创作环境。可是大概因为把观众胃口养大了,渐渐朝向偏激变态的剧情发展。韩剧带给看腻日剧的人一股新鲜空气,取景好,服装漂亮,不过剧情太拖沓,几个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就可以缠绵个三四十集,再加点家长里短,百集规模也是轻而易举。而且缺乏多元化让韩剧后继无力。
中国大陆连续剧的特点是大气。历史剧是中国大陆的长项,场面波澜壮阔,人物生动精彩,情节跌宕有致。中国的生活剧也拍得有条不紊,条理清晰,能把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缩影到其中,真实展现各阶层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因此拥有广大的观众缘和强劲的生命力。中国电视剧题材最为广泛,但政府审查严格,以致于难出国门。
台湾的电视剧良莠不齐,最主要的问题是题材过于狭窄,多以青春爱情剧为主。那些所谓人气偶像,给人感觉就是集体性娘娘腔。台湾另一比较红的剧种是苦情剧。和韩剧一样,以拖沓为主要特色,以眼泪为主要武器,坚决把磨叽和煽情进行到底。不过台湾的综艺节目自成风格,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香港电视剧曾经创造无数经典,而且发展全面,综合素质高,其它亚洲国家一度望尘莫及。但近十几年来,随着大陆电视剧的崛起,韩流盛行,香港电视已经过了高峰期,难现当年的辉煌。主要是拍摄过于程序化,缺乏新奇感,再加上近年来优秀编剧导演纷纷离巢北上,类似《金枝欲孽》这样的优秀电视剧越来越少。
新加坡本土人文资源有限,明星效应方面和港台比起来也是一个弱势。Molby表示,单从故事题材来看,同样规模的制作,新加坡的作品不会输给中国大陆和港台。归根结底,哇哇映画的宗旨是走出新加坡,让海外观众欣赏喜欢哇哇制作的电视剧。
中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其实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电视剧在中国大陆一度盛行,如《雾锁南洋》,《人在旅途》,《天涯同命鸟》,《调色板》等,都为新加坡剧在中国大陆获得不少拥趸。但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剧渐渐从中国市场淡出。
中国大陆无疑是整个亚洲最大的电视剧市场。近年,內地吸引了众多港台的制作人,编、导、演无不北望神州,谁都渴望在中国大陆这个庞大的市场分一杯羹,新加坡自然也跃跃欲试。事实上,新加坡媒体发展局一直在积极帮助本地影视制作公司开发中国市场,创造中新两国影视制作公司对话交流的平台,寻找海外拍摄基地和合作伙伴等。
虽然近年来合拍剧变成越来越强劲的趋势,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两地演员表演方式不一样,出来的效果很容易两边不讨好,同步录音的情况更糟,往往给观众造成时空错乱的感觉。而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为了迎合內地观众的口味,合拍片难免出现一些迁就市场的桥段,造成两头不到岸的情况。所以中国市场机遇重重,合拍片或是出路,也可能是个困局,能否“一遇风云便化龙”,还看业界怎样下棋。
Molby表示,和中国的合作方式可以是演艺人员和制作人员的合作,也可以是剧本创作的合作。目前很多东西还没到位。“如果有机会,可以把我们的故事拿给大陆人去拍。但我不是商人,如果只是谈生意和商业利益,我没有兴趣。只有真正对我的故事感兴趣,才是合作的基础。”(《时代财智》刊)
哇哇动向:进军电影市场
在电视上取得一定成就,哇哇映画开始进军电影业。2010年在台湾拍摄的电视电影《小孩•狗》在台湾新马等地都获得不俗的反响。电影讲述的是三个失意的人通过一只小狗建立联系,最终重新找回温暖的故事。平凡的故事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却始终笼罩在一层温馨的氛围中,向观众娓娓诉说一个简单的人生哲理:“当一扇门被关上,将会有另一扇窗为你开启。”因哇哇映画拥有其版权,该片已经卖到马来西亚和中国。
哇哇早已着手运用电影拍摄技术。比如在《千方百计》这部剧中,采用特殊拍摄器材,打斗场面用电影的拍摄手法来操作,把魔术融合在打斗里面,拍摄时虚实结合,细节由真人实拍。用超慢镜头,打斗时可以看到面部表情特写。远景和烟火渲染动用特效,音效和配乐也有电影的效果,再加上非常讲究的取镜和剪接,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带给观众震撼的电影式的视觉冲击力。
Molby表示,电影和电视剧的最大不同在于剧本,电视剧的剧本比较直白,而电影因为篇幅和时间有限,必须留给观众更多的空间。和拍剧一样,他不会单纯为了商业利益而选用某一位演员,而是先要有一个好的剧本,然后选用合适的演员。Molby透露,哇哇映画将在今年拍一部电影,在新马取景。
哇哇映画创意总监刘健财(Molby Low Kian Chye)接受采访
文:霍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