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最近发表了“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主题是:中国式机会,通过分析中国用户的迭代、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根植中国本土并发展壮大的代表性企业,用“动车组脑洞”、“热带雨林脑洞”、“比特化脑洞”、“拔河脑洞”、“终点站脑洞”、“枢纽脑洞”这六大脑洞,进行详细阐述。遗憾的是,罗振宇的这次跨年演讲实在空之又空,缺乏逻辑,将经济领域各种层次,范围的理论和事实杂糅在一起,不知所云。下面财智哥来加以分析。
罗振宇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没价值
首先,罗振宇提出了6个问题,问了等于白问: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财智哥思考:我们是谁?如何定义强者?什么样的舞台?登上了舞台,某种层度就是一个强者。无论是不是强者,都可以登上舞台,只有强者活下来,活得好。所以不存在不是强者就不能登上舞台的说法,如果知道自己必败,比如作为小电商非要去挑战阿里巴巴的舞台,就没有必要探讨。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财智哥思考:这是一个价值百万美元的问题。任何进场的人都在寻找新玩法(新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罗振宇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说了等于没说。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财智哥思考:屁话,跟不上变化,一定会被淘汰,这个陈述,和明天太阳会升起的陈述区别不大。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财智哥思考:任何经济体的增长都会有一个边际,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也会出现这个边际。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财智哥思考:这个问题貌似也是不需要问的,因为中国经济一直在增长,近年增速有所下降。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财智哥思考:不要质疑政府的外交能力,中国一定会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毋庸置疑。再者,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是国家战略层面思考的问题,一般人无需思考,也思考不了这个问题。
“六个脑洞”毫无逻辑和数据支撑
“动车组脑洞”
“动车组脑洞”的主张的是,因为市场规模和纵深在变大,所以结论是“在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但是机会还很多,属于传统行业和普通人的机会也很多”。
财智哥思考:这个结论似乎永远正确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创业者而言,事实并非如此。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分钟就会诞生8家新公司,每天都有上万家新公司注册,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将在3年内破产、倒闭,创业失败率高达80%,属于普通人的机会并不多。
至于传统行业,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统计数据测算,目前各行业平均利润率如下:工业:7%;运输业:9%;商品流通业(包括批发和零售):3%;施工房地产开发业:6%;旅游饮食服务业:9%;其他行业:8%。市场规模和纵深在变大,并无法直接说明传统行业一定就有额外的机会,除非他们的利润率和绝对收入都有成比例或者额外的提升。
罗振宇只是陈述了一个人人皆知的事实。
“热带雨林脑洞”
“热带雨林脑洞”一开始问现在的市场有什么新玩法,然后结论讲中国跟亚马孙热带雨林一样,它有足够的规模,有足够的内部多样性,所以有新机会出现,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都是不错的活法。
财智哥思考:中国市场规模的巨大和多样性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对于已经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商家,这相当于什么都没说。
“比特化脑洞”
“比特化脑洞”一开始就问:都说这个时代变化快,那如果没有能力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一定会被淘汰呢?(废话!)然后讲新零售,其特点是高效率。然后讲比特世界赋能给市场参与者,更好地调动资源……最后的结论是: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
财智哥思考:讲的又是人人知道的事实——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然后生造了一个“比特世界”的概念。也许说直白点就是“互联网帮助提高效率”。
“拔河脑洞”
“拔河脑洞”讨论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举的例子是因为中国耕地有限,所以提议把中国的饲料用粮种植转移到非洲坦桑尼亚去,然后讲“一带一路”和国与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再把美国的“拳击思维”和中国的“拔河思维”相比较,然后批判一番,通过这个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不会遇到天花板”,因为是中国的“拔河思维”关心价值移动的方向。
财智哥思考:首先任何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有其物理的边际,当各种要素的投入达到边际效用递减的时候,天花板就到来了。其次,中国的饲料用粮种植行业需不需要转移到非洲去,是市场的要素资源配置成本和收益说了算,能赚钱,自然会转移。
而且,中国目前并不存在在粮食自给安全问题。计算粮食自给率时,如果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作为粮食口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平均自给率达到100.5%。近几年,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由于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较快,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99.6%、99.1%和99.2%,2012年下降至97.7%, 但仍在95%的基本自给线以上,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
通过批判美国参与世界博弈的“拳击思维”(零和游戏)来抬高中国的“拔河思维”(共赢模式)非常没有逻辑。虽然现在的特朗普政府有反全球化的倾向,但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行动中的参与度仍然远远高于中国,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话语权最大,美国在全球拥有最多的海外军事基地,并且拥有最多的盟国,如果美国是以击倒对手为目的参与博弈,是不会具有这么高的全球化参与程度的。
“终点站脑洞”
“终点站脑洞”讨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如何。最后的结论是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财智哥思考:这个观点里面的论述错误之多,观点嫁接杂糅。仅仅从其结论就可以看出极大的谬误:中国并不是最后一站。
随着中国产业链的升级,人力成本的上升,如今,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比如,瑞典时装零售巨头H&M已将成衣生产厂从中国搬到了缅甸;2015年微软将诺基亚的手机制造工厂迁往了越南;2013年时,三星表示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将在越南北部设厂,将越南打造成三星未来的制造基地。
产业转移是资本寻求利润的一个正常的现象和必然结果,无所谓最后一站之说。更不能说产业不转移,留在中国境内就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枢纽脑洞”
“枢纽脑洞”讨论的是中国能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认为中国都是联系海洋与大陆的中介性、枢纽性存在。这是中国的地缘位置和超大规模性共同决定的,这是全球都希望中国去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并得出结论:认清楚这个角色和责任,我们就有能力去营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就不会和现有的大国发生零和博弈。
财智哥思考:“中国能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这个问题,基本上是无法准确回答的,首先如何去定性和定量分析“良性”,其次“发展环境”的定义是什么?第三,能营造如何?不能营造又如何?
一般这种话作为一种修辞方式问出来,就是在做一种已经有结论的陈述——当然我们会认清楚这个角色和责任,中国当然能营造这种环境了,不过,这种已经确定的东西还需要罗振宇再说一遍吗?难道他是在质疑政府的外交能力吗?
况且,现在的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度很高,虽有分歧,但大国之间基本不会发生零和博弈的情况,哪怕是冷战高潮美苏导弹危机一触即发的时候,双方最终都是做出了妥协。
人生算法
罗振宇出的这一道人生算法题也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假设你现在面对两个按钮——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就什么都没有。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然后他说,这道题目,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那就是要选第二个按钮。有一半机会拿到一亿美元。
然后他耍了一下小聪明,说可以找到另一个人来参与这个游戏,拿100万现金来买一个胜率50%获得5000万元的机会,从而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财智哥思考:首先,有多少普通人会拿100万现金来买一个胜率50%获得5000万元的机会?其次,对于不同经济情况的人,对于这个游戏的选择是不同的。很穷的人,多半会选择一次性获得100万。所以道题没有普适性。
结论
综上,罗振宇的这个跨年演说的内容,是很多流行观点和趋势的胡乱拼凑,再强行得出一个是是而非的结论,没有逻辑体系和数据事实的支撑。这些东西几乎没有什么营养和价值,任何人只要经常关注时政和经济以及国际新闻,都可以把握这些所谓的趋势。我看见一只猪在飞,和罗振宇说他看见一只猪在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这是罗振宇的即兴演讲,还可以作为一个娱乐节目听听玩,如果是罗振宇及其团队忙活了几个月的最高成果,真的要怀疑他们的知识水平了,凭这样可怜的半桶水知识来收费,有点过分了。
罗粉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