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讯)针对市场关注的中国企业赴新加坡交易所(新交所)直接上市的有关事宜,在日前召开的新交所“直接上市框架”解读圆桌会上,相关负责人明确了直接上市框架的具体流程。
2013年11月25日,新交所和中国证监会宣布,双方已合作为中国企业搭建直接上市框架,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赴新加坡上市。根据新的直接上市框架,中国境内注册企业在获证监会许可后,即可在新交所寻求上市。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相关监管机构会对上市申请进行严谨的监管审核及尽职调查。
新交所执行副总裁兼上市部主任黄良颖(Lawrence Wong)在会上表示,中国证监会只做包括合法性等方面在内的简单审核;但即便证监会来了许可,新交所也有权利在最后阶段否决该企业的上市资格;在对上市公司的审批和监管过程中,新交所坚决遵守国际标准,对各国公司一视同仁。
据介绍,根据直接上市框架,拟发行人需向证监会和新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证监会审核申请书,审批通过后将授予拟发行人赴新加坡上市的行政许可。后经新交所审核通过后,将授予拟发行人有条件的上市批准信。之后拟发行人可向新加坡金管局登记招股书,金管局注册招股书后可开始公开售股。至此,整个上市流程才算完毕。
黄良颖进一步指出,中国证监会对赴新上市企业的审核,原则上与H股审核没有差别;新交所审核上市申请需要6至8周时间。因为与中国证监会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审核过程中会尽量保持同步,毕竟保证审核质量比节约时间更重要。
针对未来预计会有多少中国公司在新加坡上市的问题,新交所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已注意到中国企业对赴新加坡上市的热情持续升温。但有分析人士则认为,随着国内IPO(新股发行)的开闸、以及全流通问题的阻碍,预计前景不乐观。
对此,德邦证券策略分析师张海东9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尽管赴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市盈率可能相对国内较低,但对于企业提升国际知名度、拓展国际业务将起到较大的作用,预计对大型企业吸引力较大;至于法人股等全流通的问题,目前监管层正在积极推动,预计未来全流通将是大势所趋,境内企业赴新上市与否,关键还是看上市的便利程度以及交易所专业的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还有,与美国、中国香港偏爱高科技等类型的公司不同,新交所对行业没有特殊要求,这一点在已经上市的公司中可以看出。其中市值较大的扬子江船厂控股有限公司属于大型制造业,2013年底市值36.6亿美元;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属于房地产投资服务业,2013年底市值18.45亿美元。此外,生物科技、食品制造、油气开采、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都有中国公司在新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