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陈漫:最大挑战是自己

8590
0

作为一名新锐时尚摄影师,可否分享为何喜欢摄影这门艺术?最初的动力是什么?

我从小没想过当摄影师。我两岁就开始学画画,到后来受专业训练,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剧学院到中央美院学院,一直这样学习下来。在我的成长里,主要感受到来自艺术家的氛围,我在学校主要以绘画和雕塑这种传统的艺术为主。为了谋生,我在校外也从事平面设计工作。这些经历使我经历了传统绘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舞台美术和摄影等的专业训练。

在我那个年代,艺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谋生职业。那时候的艺术家不像现在,一幅作品可以拍上千万元,那时是无法想象的。当初学艺术,是因为擅长,家人也很乐意去培养我在这方面的兴趣。

曾有一段时间,我很反感“艺术家”这个词。那时行为艺术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很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做了一些行为艺术,让老百姓觉得很荒谬、很雷、很怪,以前对“艺术家”传统的那种很崇敬的态度都没有了。那段时间,我不把自己当作一位艺术家。

你认为一个出色的摄影师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有时候,成功的关键是靠1%的天分和99%的汗水。但是,在某些时候1%的天分也可以敌过99%的汗水,但如果你再有99%的汗水,那就天衣无缝了。总之,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很多时候要靠自己努力。我给摄影爱好者的建议是,必须在学习中找到自我,然后真实的面对自己。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是怎样的?

一张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它的观众。例如,妈妈看自己孩子的照片,每一张都好看。要拍好的照片可以什么都是重点,也可以什么都不是重点。我拍照片一般没有什么重点回忆,一般拍完我就忘了。可以说,哪个都重要,哪个也都不重要。一个好的模特可以决定一切,一个好的化妆师可以决定一切,一个好的摄影师也可以决定一切。

你怎么跟拍摄对象沟通,拍出想要的效果?

我觉得这是一种感觉,大多数情况都是比较随机应变的。其实每次拍的感觉都不一样。摄影是一种记录,谁都可以记录,我只是希望自己能拍出一个人的不同面。每个人都有好几面,特别是演员,我想把他们的个性特征给略微地放大化。我常说,拍电影就是拍一张大照片,拍照片就是拍一个小电影。

“时尚即为艺术,艺术即是时尚”,这句话怎么理解?你心中的时尚是什么?

时尚和艺术其实都是视觉方面的事情,是比较同等的。有时候,时尚也可以变成艺术,艺术也可以创造时尚。我想,这里面就是商业或不商业的区分。现在很多艺术也是以商业的形式重复和复制,以获取剩余价值;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商业时尚。同样地,当时尚成为经典之后,它们也会变为一种艺术。

一人一时尚,每个人对时尚的看法不一。对我来说,“时尚就是忘掉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自我娱乐的人类的特有发明”、“时尚是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达”。有时候,网络上的时尚可以作为参考,但舒服才是第一,时尚是随着舒服出来的。

你的创作灵感一般来自哪里?

我很欣赏美籍华人摄影家刘香成和意大利画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我自己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中国的文化。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的一代,我自称这一代为“见证梦想变成现实的一代”,是受西方物质文明影响的一分子。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有必要知道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神内涵。所以,我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对世界有益的部分,例如环保、内心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用被物质文明惯坏的人类的眼光,进行现代语言的视觉阐述。

您怎么看待东西方的时尚摄影?是否西方时尚摄影发展更成熟,作品也更优秀?

现在的世界太受西方物质文化的影响。西方物质文化的发展,无论在工业或科技方面都是领先的。当然,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时尚,其历史也比东方的悠久。东方也有自己的时尚发展路程,但是,生命就是此起彼伏,周而复始的。

东方文化讲究的是意境,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当西方带动全球“物质化”的潮流发展到极致后,人们现在已经开始关注身心灵的发展。这就是东方美学,东方哲学所倡导的。所以,现在是一个非常混合的阶段。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分东方或西方,所谓的时尚应该是全球的时尚。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每个人内心世界的环保决定了外在世界的环保。

每幅作品总有人赞扬和批评。当作品被批评时,你如何看待?

只要被批评得有道理,我是可以接受的。我喜欢负面评论,因为它是一面镜子,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自己。其实,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好有坏,有声音总比没有任何反馈来得好。我从来不删除我在微博和博客的负面评论。我的所有作品就像我的孩子,虽然他们都有缺点,但是我都爱。

我们看到你的大部分作品是人像摄影作品,那对于一些比如风光、生态之类的题材,您感到兴趣或愿意去尝试吗?

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是震撼人心的,是立体的。关于这种纯记录式的摄影,我也可以做;我在“背影”系列里,也有这样的尝试,和风光摄影组合一起。最主要的是,我要把我最擅长的一面表现出来。例如,我也可以当厨师,我做饭也特好吃。但是,我觉得还是当摄影师会更加的出色,能够为更多的大众服务。

你如何管理摄影团队?当客户的要求与你的想法背离时,您怎么处理?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我也不善于管理团队的事情。所以,现在我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帮我去打理团队事务。

当客户的想法和我背离时,我会依情况来处理。毕竟客户是花钱的,在满足客户要求之余,我也要非常巧妙地达到客户的需求。我觉得商业是商业,艺术是艺术;拍商业作品的时候就不要把自己当成艺术家,拍艺术作品的时候就不要太商业化。总之,这是一个平衡度的问题。

从事摄影至今,有什么问题是让你感到困扰的?

我是一个包容且随和的人。以我目前工作的成绩, 60%是因为我经过很多专业的训练,加上那一点点的天分,才有今天的成绩和获得大家的认可。至于其他方面的能力,远远还不如其他人呢!我在摄影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我觉得所有人面对最大问题的皆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实,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挑战,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案例分析:“触”——Cotton”系列

陈漫是中国80后最著名的女性摄影师之一。她的作品曾多次刊登于法国《PREFERENCE》、纽约《UNLIMITED》、英国《NYLON》、《SPORT STREET》以及中国《青年视》、《VOUGE》、《ELLE》、《BAZAR》等杂志。陈漫也与众多一线品牌合作,包括耐克(Nike)、百事可乐(Pepsi)和诺基亚(Noki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直是陈漫整个创作过程的特点。她很多的代表作品中,是从传统道家和佛家文化中汲取灵感。陈漫以佛学的“六尘”,即“色”、“声”、“香”、“味”、“触”和“法”为命题作为创作手法。

“触"是陈漫与摄影师杨大卫合作的“Cotton”系列,10幅生态环保主题作品,呈现穿着棉质服装的人像背影与自然及人工环境的对话。这一系列环保主题的作品,只是单纯的记录式摄影,未使用电脑软件进行上色或修饰,两位摄影艺术家以最朴实的手法,探讨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展现浮华背后最真实、最具“触感”的景象。

陈漫认为,人的心灵与外在世界是一体的,也就是说,人的内心世界决定外在世界的样子。“背景”系列作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以及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她觉得人类心灵上的沟通应该有更大的提升,而不是只停留在追求物质文化及对地球无休止破坏的环境。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