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丁洪斌:畅谈“一带一路”

18672
0

文: 郎嘉   摄影:郑明辉

尽管自去年以来,由中国最高领导层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作为一个高频词,频繁出现在各个场合和各大媒体,但外界人士对其还是一知半解,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略显抽象的政经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倡议里面到底会有哪些“干货”,会为整个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在此次“慧眼中国环球论坛年会”上,记者采访了论坛演讲嘉宾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丁洪斌博士,他用青建32年跨国经营并取得成功的经验,形象、具体和深刻地诠释了这“一带一路”上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的故事。

记者见到丁洪斌时,他正在跟下属召开临时会议,商讨一个海外项目的工期问题。与其说他像老总,倒不如说更像一位学者,面相端正,身材修长,气质儒雅,言谈简洁,作风严谨。土木工程师科班出身的他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十分注重逻辑、数字和细节。“让我来谈‘一带一路’这个宏大课题恐怕比较有挑战性,但是我可以分享青建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海外项目作业经验,看能帮得到贵杂志的读者吗?”丁洪斌的开场白传递出他低调谦虚的个性,真人不露相也。

非洲工地的年轻“丁指挥”

其实要聊“一带一路”上的那些事儿,丁洪斌要比很多人都有发言权。

20多年前旱季一个闷热的下午,非洲南部高原内陆国莱索托(Lesotho),刺眼的阳光烘烤着干燥的大地,运渣车轮胎翻起阵阵尘土,空气中没有一丝风。这里一处中国公司承包的建筑工地正在一位年轻负责人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施工,汗水不停地从他的安全头盔边缘渗出。一百多公里外就是南非(South Africa)德班(Durban),据说中国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曾经在此停留,这里正是今天“一带一路”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端。

1993年4月作为项目负责人,当时还是“小丁同志”的丁洪斌少帅出马,被派往青建集团莱索托项目部,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莱索托广播电视演播厅”、“管理学院宿舍”、“罗马大学综合教研楼”和“交通部办公楼”等工程。

“莱索托是一个非洲的欠发展国家,基础设施非常缺乏,所以当时的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当地水源、电源及施工机具都很难得到保证,医疗卫生和后勤保障更是构成挑战。可是我们青建人还是通过凝聚意志,集思广益,优化施工,不仅能够及时处理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而且做到了超前预控潜在的风险,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丁洪斌生动地回忆了当时的艰苦经历,一切都好像还历历在目,“非洲的蚊子和老鼠的个头真的要比亚洲的大许多!”

凭借突出的表现,1995年4月回国后,丁洪斌随即被任命为青建集团施工技术处副处长,此时,29岁的丁洪斌已经在施工管理方面成长为青建集团的骨干,而6年前,丁洪斌才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现青岛理工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青建集团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工作,最初担任一名普通的施工员,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管理工作。凭借出色的悟性和肯钻研的劲头,同年10月,他便担任了青纺医院门诊楼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最后该工程获得了“青岛市优良工程”称号。

自古鲁地出好汉。在该项目初试啼声之后,丁洪斌的履历上的每一次蜕变和青建半个多世纪取得的每一个成就一样,都是扎扎实实用汗水和智慧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经得起推敲和考验,尤其是在执行国际标准的海外市场,更是容不得半点水分。

2003年3月,在已经升任青建集团总助的丁洪斌的推动下,青建确立要逐步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成功完成绩效管理模式转变的青建集团,于2005年荣膺“全国质量管理奖”,这是中国第3家获得该奖项的建筑企业。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丁洪斌于2004年被任命为青建的副总经理,2007年9月29日,青建集团完成股份改制,年仅42岁的丁洪斌接掌了总裁的帅印,丁总实至名归。

“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您带领青建在这‘一带一路’上已经开拓了这么年,您是怎么看待这个中国领导层提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倡议的?”记者向丁洪斌抛出了一个“宏观性”问题。

“当前世界的经济状况不是很理想,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努力让自己本国的经济尽快走出衰退,而更有影响力的国家在考虑通过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来打造对自身更有利的大环境,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仅是中国一国的计划,而是对于整个世界经济都起着非常正面和重要的作用,”丁洪斌娓娓道来。

“对于其他经济体而言,第一个有利之处在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对其经济体的发展起到一个资源互补式的助推。从某些沿线国家的情况来看,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苦于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资源不足。在这个时候,中国能够以企业走出去引入优势产能这种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国内企业通过开拓新市场可以取得发展,同时也解决了这些当地国家的实际问题,比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相关经济体的社会发展都会有积极意义。”

“第二个方面,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其发展历程可以供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借鉴。当时如果中国不采取改革开放的政策,欢迎更先进更发达的国家将资金、技术和管理引进来,仅靠中国自身闭关锁国式的发展,绝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既然中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其他经济体也可以效法。诚然我们中国企业仍处于发展的过程中,但通过这近40年来的改革开放,通过学习和借鉴以及创新,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竞争优势,比如积累了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资源,这对‘一带一路’上的许多国家而言是有极大的互补效应的。”

具体而言,以青建所从事的工程承包而论,中国建筑企业无论是在道路桥梁还是大型工程建筑领域,一些颇具有科技含量的高精尖大型项目的运作已经很纯熟,同时相较于欧美企业又具有成本优势,所以中国企业能够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确立自己的市场。

在丁洪斌和青建历届管理层以及其他同仁的领导下,青建这艘巨舰从1983年走出国门,派出整建制的队伍远赴中东地区,青建经历过战火洗礼,一直在国际市场打拼,近年来相继开拓了新加坡(Singapore)、阿尔及利亚(Algeria)、菲律宾(Philippines)、马里(Mali)、加纳(Ghana)、利比里亚(Liberia)、苏丹(Sudan)、安哥拉(Angola)、阿联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和卡塔尔(Qatar)等国际市场。从最初的“借船出海”,到如今成为独立对外工程承包、大项目总包,青建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树立了国际建筑业的中国形象。

“一带一路”上的风险控制

“丁总,您刚才讲了这么多中资企业迈向‘一带一路’有利的方面,那么可以谈谈不利和挑战吗?以及我们应当如何防范和避免。”记者将话题往“深水区”拉。

“目前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倡议的说法之下,企业如何能更好把握机遇,跨过风险,获得收益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们是一个以微观经济体的角度去落实一些宏观方面的一些战略,事无大小,都是一项项去规划、执行和完成的,”丁洪斌表示。

“我所共事的青建,成立于1952年,1983年我们首先去了科威特,从此开始了跨国经营。今年正好是我们出海的第32年。在青建63年的里程当中,今年开始我们在跨国经营方面就占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其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大概也有一些教训吧”。

“首先,赚钱之前要搞清楚存在的风险问题。谈到这个风险呢,我前段时间正好有机会参加了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与山东驻新加坡代表处共同在山东组办的经贸交流会,经贸团由新加坡工商联副主席林理明(Lim Lee Meng)先生亲自带队,去山东的三个地区与企业家交流,我有幸参加其中。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听到了一个观点,是关于风险的,挺有意思——‘你知道的,不是风险;你不知道的,才是风险’,言简意赅,富含哲理。”

“我认为大体来说,风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相对可控风险, 一类相对而言是很难控制或是不可控风险。在相对可控风险当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可控的静态风险,打个比方说,正如一位登山爱好者去攀登一座山峰,在登山之前,肯定是要对所要征服的山峰有一个静态的分析,比如海拔、地质以及植被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这些因素在登山过程中都属于相对静态的常量。”

“在我们中资企业出海的时候,面对的这些相对可控制性风险当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态的一些因素,比如包括这个国家的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包括这个国家的劳工法、税法、合规等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还有就是各国不同的宗教、文化、习俗和语言,很多东西虽然没有注明出来,但是大家潜意识里都是认同。这些都是相对显性化的风险,比较静态,不会整天变来变去的。但是如果说企业连这些静态风险都不去掌握和理解,何谈从这些国家取得项目呢?”

“比如一些尚未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对于特定国家的规则还不够了解,举例而言,中国国内的技术标准和很多国家的技术标准本身就不一样。很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是习惯于在国内的技术规范环境下操作,如果刻舟求剑地在国外这样施工的话就可能造成工期的延误和成本的增加,”丁洪斌指出。

“那什么是相对可控的动态风险呢?比如在签定某一个具体合同时,一定要做好翻译工作并将其完全吃透。打个比方说,你签定合同的时候可能规定具体结算的货币种类,有时候甚至还不是以一种货币结算,美元占多少,其他币种占多少。那如果你承接了一个国际化采购特别多,需要很多美元的项目,但是同时你签署合同时规定的外汇比例还比较低,再加上这个国家的汇率管制比较严,造成你持有的当地币种很难去转化为外币的话,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调动其他的美元储备,来支付这个项目。除此之外就是汇率的波动,如果汇率向有利的方向波动,可以增加收益,但是如果向不利的方向波动,就有可能吞噬全部的利润甚至造成巨大的亏损。”

丁洪斌也跟记者分享了青建这么多年在海外遭遇的不可控风险,比如国家的政局动荡和局部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Gulf War)的时候,我们在科威特(Kuwait)有项目,战争爆发后,我们被迫全部撤离,当时中国还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能够派军舰和飞机去海外撤侨,我们都是自己想办法,通过第三国辗转回到了中国。后来利比亚(Libya)政局不稳,我们也迫撤回了所有员工,但是今非昔比,国家这次作出了统一安排,动用海军护卫舰和空军运输机从利比亚撤侨,我们安全撤回了1200个员工。”

同时丁洪斌认为中资企业加强和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本地化也是降低风险的办法,“我很赞成新加坡大使罗家良(Stanley Loh Ka Leung)先生的观点,要把这些项目做成我们大家的项目,而不是由中方单方面来实现,需要互动。与当地企业合作有很大好处,第一大好处就是任何政府、企业(国有或民营)都欢迎你,大家可以共同受益,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阻力;第二方面就风险本身而言,通过一起合作的方式分担了风险,不再由自己一家去承担。”

实现海外本土化正成为青建海外布局关键的决胜点。随着海外业务范围的延展,青建积极调整战略,以“做好海外就要本土化”为基点,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加速发展;在部分临近地区施行区域化管理,目前已形成了以加纳为中心的西非区域化、以阿尔及利亚为中心的北非区域化、以博茨瓦纳为中心的南部非洲区域化,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东南亚区域化。丁洪斌表示,区域化融合管理有效降低费用加快决策机制,并以此带动国内外资源的一体化,加速海外布局的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的一体化,最终实现国内国外一体化,使之在高效运转的平台化项下支撑起海外发展。

青建未来如何走好“一带一路”

“我已经记不得到底来新加坡多少次了,这个国家最近被第三方机构评为‘一带一路’上投资价值最高的国家,确实名副其实,”丁洪斌又把话题的镜头拉近到本地:“青建相当看重新加坡市场。”

青建是第一家在新加坡开发建设DBSS项目、第一家标获高级私人公寓项目的外资企业,碧山(Bishan)怡然阁(NATURA LOFT)DBSS项目荣获新加坡环保建设领域的最高奖——“绿色建筑标志”奖。

谈到青建在新加坡市场的运营情况,丁洪斌表示出充分的信心:“新加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己很有竞争实力的方面,这个国家法制健全,种族和谐,环境优美,文化多元,形成了诸多国家发展的软实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与新加坡这种既有的优势相结合,很重要的是两国要勇于在很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这两个国家有着非常良性和密切的双边交流,在语言和文化上相通,近几年来双方对于对方境内的投资都在增长。青建以一个企业的角度来思考,就是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为青建的海外总部平台,要依托新加坡已经形成的区位优势,做好好地产和预制构建等项目,再从新加坡这个平台再向其他东盟(亚细安)国家投资,这正好和‘一带一路’的倡议是高度契合的。”

与此同时,青建也在紧锣密鼓地深耕全球市场,2014年对外承包营业额达到13.2亿美元,同比增长38.9%。国清南洋完成年度利润计划,同比增长10%;青建国际完成年度利润计划,同比增长9%。近年来青建规模实现不断增长,保持健康持续发展,以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相结合的产业链条加速海外布局,从最初的单一建筑施工主业,延伸至地产、资本运营、现代物流和设计咨询业等多元化产业矩阵。

“过去一句话叫‘思路决定出路’,如果你要获得很好的发展,必须把国家层面的战略思路和企业的战略思维对接,找到最佳结合点,所以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提出了‘青建+’的战略构想,这种思路就是发挥我们32年在海外积累的经验、团队、客户(市场),将希望在‘一带一路’上获得发展的各种资源相叠加,形成一个共赢市场局面,”丁洪斌平实的话语中透出睿智。

“具体而言,我们会和中国其他企业共同组成团队,在相关经济体投资产业园。毕竟很多企业对要投资的国家并不是很了解。我们虽然是做工程承包的,但是我们已经在很多国家实现了本地化,十分了解本地的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背景和积累起来的资源优势来做一个投资平台,提供诸多软件支持——比如人脉关系、法律咨询、产业信息甚至是金融产品。”

通过不断创新业务领域,青建目前已经完成了从相关多元化到非相关多元化尝试。首先开拓了工程项下的材料物资出口业务;其后完成了从物料出口到在海外当地投资建厂的尝试,如今在阿尔及利亚、新加坡等多地建立起加工厂;青建不仅致力于企业“走出去”,更以“走向高端”为发展目标,在新加波,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探索了包括内保外贷等业务在内的资本合作,实现了国内的优质资源与海外的市场项目相结合,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出去。

丁洪斌最后总结道:“青建将不断加固主业根基,开始逐步实施以投融资项目带动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战略,推动海外业务领域不断扩容,已先后进入资本运营、工程承建、物流贸易等进入新的领域,积极参与国际资本主义市场,在资本运营的高度和领域内与国际接轨。如今,海外业务营业额已占青建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一,今后青建还将倚靠资本杠杆,拓展海外市场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政界、商界和学界仍在热烈地探讨着,而青建已经在这条路上健步如飞地行走了30多年,并将继续再这条路上延伸自己坚实的足迹,“‘一带一路’就是实现各国资源互补和共赢,”丁洪斌的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深深地印在了记者的脑海中。

青建实干家——丁洪斌

生于1966年11月的丁洪斌,1989年毕业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工民建专业,获得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同济大学博士等学术称号。他同时也是北京理工大学MBA山东分会名誉会长,并担任山东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技术中心主任。

在26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国际杰出项目经理、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全国优秀建造师、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优秀工作者、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山东省技术进步有突出贡献工作者、2009年青岛传媒人眼中最具影响力人物。

在他和青建人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青建集团完成营业额164.83亿元,比2008年增长22.51%,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52%;利税总额同比增长34.9%,提供就业岗位9万余个,青岛、埠外、国际三大市场齐头并进,布局不断完善,在国内十几个省市和海外二十多个国家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2014年青建集团的营业额达到468亿元。

在工程建筑领域,青建集团荣获多项奖项,如: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全国建筑工程装饰设计奖、全国用户满意建筑工程奖、创鲁班奖工程特别荣誉企业、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全国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全国质量管理信得过班组、建设部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泰山杯”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山东省“精品建设工程”、青岛市创建精品工程突出贡献单位等。

青建也是全国首批通过房屋总承包特级资质重新就位的15家企业之一,连续12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14年排名第261位;连续11年入选“中国承包商80强”,2014年排名第19位;连续9年入选“ENR全球最大250强国际承包商”,2014年排名第98位;2005年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是第三家获奖的建筑企业;2012年获青岛市首届市长质量奖。近年,公司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各类省级以上荣誉千余项。

aaa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