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莎莎:这几天来,中国的微信朋友圈相继被“美国大选”和“双11”刷屏。而这两件事,都与选择有关。
美国大选的热度还没过去,我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另一件全民“投票”的事情刷屏:中国消费者期待的“双11”。
喜欢海淘的朋友问,大选完了,美国的衣服包包是涨还是跌啊?联想不久前英国脱欧,英镑贬值,英国超市来自欧盟的货品价格上涨,如果从选举与脱欧的不同、美欧两大市场来分析,可以写一篇长文分析价格走势。但是,我这里首先想问另一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
不瞒你说,因为想再添置一件温暖的羊绒衣,我这两天也重点查询了喜欢品牌的“双11”折扣,但是,看过图片之后果断放弃了。看中的产品没折扣,折扣的东西不够喜欢,算了吧。毕竟,我们不需要那么多衣服,但需要每一件拥有满意的品质,穿着它来熨帖自己的心灵,那便是物有所值了。
做完这个决定,我立刻离开购物网站,继续忙别的了。不过,彼岸的美国人这些天恐怕没办法释然。刚刚做出的这个决定产生一些连锁反应,需要继续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办。有一个笑话一样的事实是,美国大选消息刚出来,加拿大移民局的网站就瘫痪了。同时,谷歌监测到关于移民加拿大的搜索量暴增。类似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呢?前不久英国脱欧,谷歌的搜索请求里也突然多了“什么是欧盟”的请求,大部分来自已经投票结束的英国。
精英们常常指责大众“用脚投票”,美国法律学者Ilya Somin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人们做决定仅仅是为了从眼前麻烦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或寻求一个自认为更好的情况。通俗一点可以说,人们急着从一个沟里跳出来,或者被幻想的未来带到了另一个沟里。这是英美人民的情况吗?我猜,这是我们很多人的情况,即使我们暗地里自诩为“精英”。就拿买衣服来说,我曾经是冲动型决策者,于是,我有好多衣服在柜子里躺着积灰,所以,我现在变得冷静了一点。
我们常说,决策之难,首先在于头脑发热,想不清楚。比如,因为近期的争吵而决定分手,由于公司不合意的变化而想要离开,因为新兴市场增长而盲目扩张业务。
几天前,我在上海打快车,司机抱怨现在生意难做。原本,他在苏州一家工厂已经做了组长,马上会继续升职,但他的同乡在上海做滴滴司机,月入是他的近三倍,于是,他决定辞职。可没想到,大家都听说这行很赚钱,于是,纷纷来开出租,竞争多了,业务少了,现在每月还比不上工厂的收入。
我们都知道一个门槛低、利润高、看起来人人赚钱的行业,在投身之前应该保持一点警惕。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决策前先评估一下自己、大环境和未来趋势。前不久听一位世界500强的高管说,他觉得外企那一套跨国决策的路径太慢了,不适用于中国,想自己辞职创业。虽然并不知道要做什么,但他明白中国变化快,有机会要赶紧抓住,想太多没出路。
这话有道理,但它值得探讨。打个比方,如果有一天卖包子像做直播一样火了,是不是大学教授也能去卖包子赚钱了?他当然可以去,可是他未必能战胜专业做包子的。术业有专攻,这个“业”可能不是你的本职工作,但它往往代表着你在某方面的知识、处事方式和人脉资源。那些能够在某个领域持续赚到钱的人,通常在上述某一方面有所积累。
那个滴滴司机的老乡,就是拉他入行那个人,早先就是开出租的。他看到了滴滴软件的优势,占得先机入行,据说赚到了第一桶金,这是积累带来的敏锐度。然而,开出租的人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我们很多人不满意自己的环境,也曾多次看到新的机会,可是迟迟没有采取行动。
决策的另一个困难在于,有个人人都懂却常常被忽视的道理:所有决定都要承担一定风险,即使在欧美成熟市场。所以机会到了,敢于冒险很重要。为了把风险控制在更低的范围内,做风险评测的一套思路也适用于人生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先分析自己,评估外界,然后再回来思考自身,找到相对于外部环境的自身期望空间和提升点,制定策略,然后出发。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比如买衣服,我们先看看衣橱里缺的,外面卖的,再看看是否适合自己,与自己的期望差距大吗?不大,好的,制定购买策略(比价),买吧。这样,通常可以避免在购买之后捶胸顿足,马不停蹄的退货。毕竟,打折年年有,但自己真正需要的,可能仅仅是几件精品。那些聪明的决策,是从自身出发决定外界,而不是反过来。
不过,无论多精明的人,一生犯错误十有八九。一旦决策失误,商业咨询机构会建议客户启动危机咨询,尽量在短期内应对修复,让策略得到提升,这对公司通常是有效的。但糟糕的是,有些决策者的心理往往不能很快恢复。我不做心理咨询,但我常常想,当一件事情结束,新的机制已经开启时,什么才是最正确的决定呢?如果,你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你应该也会认同,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忘掉那个已经做错的决定。决策已经傻了,问题反思了,补救也做了,那么,不要让心情持续傻下去吧。
美国大选也好,“双11”的购物选择也好,无不如此。